第04版:消保委报告

推动城市治理 改善消费环境

2021年上海市消保委维权大事记

本文字数:2066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改版上线

市消保委就《消法》 《消条》修订开展专题会议

市消保委发布《住宅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团标

□法治报记者  徐慧

2021年,市消保委始终牢记“为消费者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心使命,紧扣中消协“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的年主题,在维护消费公平、促进维权正义、助力消费恢复、改善消费环境等各个方面全力做好上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大事记1

积极投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市消保委牵头“长三角消保委联盟”,组织“禁限塑”新规消费侧专题调研,倡导和引领绿色消费;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比较试验,推动制定团体标准;组织三省一市“特色伴手礼”在沪首次集中发布和展示,助力长三角消费提质升级。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千方百计“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让消费旺起来。“购物节”“旅游节”期间,开辟消费者投诉专门通道,快速处理消费争议和纠纷;开展第四届上海特色伴手礼评测,50家企业的66款产品入选“2021上海特色伴手礼”。评测活动传承了“老字号”品牌信誉,也为消费增长注入了活力。

开展市中心大型商圈停车场收费和计费方式、出租车服务等消费体察,发布热门文化旅游景点数字化服务调查报告,推动城市治理,改善消费环境。紧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结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修订,开展“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利益”“刷脸”等“《消条》修订听你的”系列话题讨论,组织对网络超级平台APP消费者个人信息副本实施情况体察,揭示问题性质,督促问题整改,促进了新法落地落细落实。

大事记2

全力扩大消费者组织的影响力

市消保委改版上线“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视频号。新设“消保委关注”“消保委监督”“消保委亲测”“消保委讨论”“消费观察”“申评测”等栏目,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与好评。改版以来,公众号累计阅读量超200万次,头条150余万次,单日峰值10.3万次,单条峰值4.6万次。据统计,改版后的公众号稳居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微信公众号榜首,“粉丝量”已突破33.7万。

市消保委还组织力量体察调研“盲盒经济”“密室逃脱”“平台迭代算法下的‘大数据杀熟’”“APP默认勾选自动续费”等新技术新模式,公开披露消费风险,公开阐明立场观点,并从强化规制、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引起主管部门高度关注。

针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关不掉、手机游戏诱导充值、奢侈品退换中外差异大等热点,跟进舆情、大胆点评。其中,对加拿大鹅不合理退货格式条款的点评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促使企业更新“中国大陆地区退换货服务承诺”。针对线上平台争议多发、美容美发大额预付消费退款难、租房平台宣传不实等集中性消费者投诉,公开约谈相关企业,直指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跟踪落实情况,及时得到回复。

大事记3

依法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消保委立足立法保护,大胆建言献策。联合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成立了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课题组。在听取和汇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消法》  《消条》修订调研报告和《消法》修改建议,并向市人大上报了《上海代表团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议案》。

主动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自觉地把对商品和服务监督的重心转移到网络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消费新业态上来。通过对网约车计程计时测试,披露平台计程计时不准确的普遍现象,引起交通部的关注与跟进;通过体察和检测共享充电宝,揭露其计费不公、好借难还、标识不清、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开展对自热火锅安全性能的新一轮比较试验,提示冷凝水铝迁移安全风险的同时,与市食安联联手成立全国第一个自热方便食品行业自律组织——方便食品专委会,助推食品安全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制定并推动落实《系统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消费争议信访工作的流程。市消保委还与法定检测机构建立委托鉴定对接机制,为化解疑难投诉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和专业的合作支撑。

大事记4

合力构筑大维权新格局

市消保委跟踪新版健身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情况,对健身会员卡“七天冷静期”条款进行现场体察,针对发现的问题,会同市体育局发布消费提醒,推进“冷静期”条款真正落地;关注预付式消费投诉多发的现状,联合市商务委发布预警,“谨防销售套路、避免长期大额预付”,告诫消费者学会理性消费、选择备案企业;配合上海“双减”实施,与市教委联手两度发布“审慎选择培训机构  理性缴纳培训费用”的消费提示,推进“双减”政策深入贯彻;聚焦寄递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联动市邮政管理局组织企业座谈,倡导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建快递“隐私面单”体系。

针对家装消费者投诉处理难,牵头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发布国内首个从消费者需求端制定的《住宅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团标,并制作上线“家装验收标准”微信小程序,为消费者提供场景化实用指导。针对野山参需求量大、质量问题多的情况,会同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摸底调查,共同制定本市首个《野山参质量规格团体标准》。

调集上海优势企业,组织“体验上海”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消费体验及“消费大课堂·申活好物鉴赏局”系列活动,受到众多消费者欢迎。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消保委报告 04推动城市治理 改善消费环境 2022-03-14 2 2022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