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疫情突如其来,意外的隔离,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在隔离期间,工作人员和“大白”们主动了解居民需求,积极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一把打不开的锁,一颗按时送达的药丸……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封控背后的暖心故事在如常地上演着。
一把打不开的锁
在长桥街道某小区一栋楼被封后,一位阿姨和女儿在准备下楼测核酸时,遭遇了意外一幕。恰巧一阵风吹来,两位刚出门还没来得及拿钥匙时,门就“啪”地一声关上了,母女俩被关在了空荡荡的楼道中。
让女儿担心的是,母亲年龄大,无法长时间在楼道中站立,这时又无法前往邻居家暂坐。焦急中,女儿拨通了居委的电话。
接到母女求助后,居委工作人员马上联系锁匠来开门,但得知这是栋被封楼栋后,没有锁匠愿意上门开锁。
无奈之下,居委只好联系民警安排备案的锁匠上门,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地上楼,顺利为被困的母女打开锁。
虽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但在各方努力之下,这扇门半小时内就被打开了。
一颗按时送达的药丸
在隔离管控中,独居老人是居委工作人员们的关注重点。他们有些身患疾病,有些行动不便。
在这次隔离管控中,有这样一位独居老人,自身无法独立服药,需子女每天两次送药并协助其服药。
封楼后,居委工作人员主动承担起这位老人的送药和服药任务。按照其子女的要求,工作人员每天送药上门,当面协助老人服药,看到老人顺利服药后,方才离去。
在被封楼栋中,共有14户这样的独居老人,在楼栋口待命的“大白”们,每天承担着为他们送菜送药送米的任务,上上下下几十趟,没有一人喊苦、叫累,而且为了节约防疫物资,身上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
一个在康复院的孩子
在被封的楼栋中,还有这样一位焦虑的家长。儿子因为身体原因,托管在康复医院,父母每天上午九点半需要为孩子送食物。由于病情原因,孩子每天必须按时进食,并且对食物也有一定要求。
除此之外,这对父母还要在下午协助护工将孩子抱到轮椅上,坐两个小时;每天还有更换尿垫、换洗衣服等事务。孩子一天都离不开父母,但这突如其来的隔离难倒了这个家庭。
万分焦急中,父母求助于居委。工作人员紧急安排志愿者,每天为孩子送去必需品。同时,积极与康复医院取得联系,沟通和协调医院方面安排力量对病人多加照料。经过协调,孩子最终得到了妥善照料,父母得知情况后,也得以在家中安心隔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