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昨天,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涉及投资理财、非法荐股、传销、侵权假冒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250余起。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已连续四年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针对各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发起凌厉攻势,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累计侦破各类侵权假冒案件110余起,涉案金额3.7亿余元。
近日,上海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广东、福建等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全链条成功侦破一起侵犯知名玩具品牌著作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获假冒玩具40余万件,涉案金额4600余万元。
去年11月,长宁公安分局接到市民张先生报案,称其在网上购买的一款变身器玩具相较官方实体店铺出售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别,怀疑可能买到了假货。警方将该玩具送权利公司鉴定后,确系为假冒产品。警方随即对该网店展开调查,发现该网店所售玩具涉及变身器玩具、盲盒和大量人物玩偶软胶,产品做工粗糙,且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遂于今年1月将位于福建的网店实际经营人郑某抓获归案。
犯罪嫌疑人郑某到案后,长宁警方顺藤摸瓜,进一步查实郑某所售假货均是从上家陈某处购得,由此循线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某在广东某地开设工厂设置组装流水线,并在周边仓库存储成品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经查,自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伙同蔡某、陈某洁通过开设工厂制造假冒玩具,随后以3至15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郑某、杜某、李某等多名下家。郑某、杜某、李某等人再通过所设多家网店,以79元至158元不等的价格大肆对外销售。
2月24日至3月2日,上海警方分三波次开展收网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陈某、蔡某、陈某洁等3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郑某等其他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