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律师周刊

离柜到底负不负责

本文字数:344

去银行办理取款等涉及现金的业务,银行往往提示要当场清点,  “离柜概不负责”。那么,如果因为银行的差错多给了钱,客户能否主张“离柜概不负责”呢?

最近,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纠纷案件,法院判决客户邓某应当退还银行多给的钱,因为这在法律上属于“不当得利”。

取款后发生争议纠纷究竟谁负责,关键不在于离不离柜,而在于证据。一般来说,离柜后客户就难以举证,这是银行提醒“离柜概不负责”的原因所在。

近年来,银行开始推广冠字号码管理系统,使每一张人民币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只要遇到假币纠纷,可以进入该系统进行查询,依据每张纸币的冠字号,查询对应的交易记录,使客户一目了然,从而解决了假币纠纷的举证难问题。陈宏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A04离柜到底负不负责 2022-03-21 2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