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情感档案

嫂子,我想叫你一声嫂娘

本文字数:4185

□口述:张谦  记录:林可依

张谦是农村出生的80后。比他大十多岁的哥哥娶了一个既不漂亮家境又不好的嫂子。但是嫂子心地善良,从小就对张谦十分包容。张谦母亲去世后,嫂子更是毅然放弃了市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回到农村照顾张谦父子的生活。

这之后,张谦到了市区工作、生活。再后来,父亲去世了,哥嫂的家就成了他的“娘家”。为了缓解张谦的经济压力,哥嫂支持他把自己的房子借了出去,每周回家就住在哥嫂家。吃住都是哥嫂的,临走还给他带上各种荤素菜肴,把车子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这让张谦感觉自己还是有家的孩子,而嫂子就像母亲,给了他无穷的温暖。他想告诉嫂子,他很想叫她一声娘,嫂娘……

嫂子又老又穷,但心地善良

我是80后,出生在上海的郊县农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父母都是农民,除了种地,也没其他的收入来源,所以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太好。

尽管如此,我还是备受家人的宠爱。作为家中年龄最小的那个,父母、哥哥都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爱给予了我。也正因为如此,从小我就特别调皮、贪玩,也比较自私。

哥哥比我年长十几岁,我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结婚了。嫂子比他小几岁,长得却很老相,家里条件也不好。也是,如果真的又漂亮家庭条件又好,谁会愿意嫁到我家来呢?

那时,哥哥跟着父亲一起帮船老板做事,常年漂在海上,家里就剩了我、母亲和嫂子三个人。因为我年龄小,母亲难得做了好吃的,都往我碗里挟,嫂子从来也不计较。

我正是顽皮的年纪,看嫂子老实可欺,便常常想出各种恶作剧捉弄她。比如趁她不备,捉条毛毛虫放在她身上;或者晚上趁她上厕所时,故意在外面鬼哭狼嚎地吓唬她。每次看到她吓得发出尖叫或者拎着裤子落荒而逃,我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可是嫂子从来没生过我的气,更没到母亲面前告过我的状。

倒是有一次,我恶作剧的时候不小心正好被母亲看到,便责骂了我几句。嫂子还倒过来劝慰母亲:“谦谦年纪小,不懂事,你别骂他。”

那一刻,我对嫂子有了一点点的感激和内疚。

两年后,嫂子生下了小侄女。从那以后,原本我一个人独享的特殊待遇便分了一半给她。有一次,家里杀了一只鸡,我几口就先把一条鸡腿给干了,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侄女手里的那条。嫂子看出了我的渴望,她犹豫了一下,从小侄女手里拿过那只鸡腿给了我。小侄女瘪着嘴差一点就要哭,嫂子赶紧安慰她:“妞妞下次吃。叔叔这两天学校开运动会要跑步比赛,要有营养才跑得动。”

妞妞点点头,含着眼泪对我说:“叔叔,给你吃。”

我的心里忽然一动,想把鸡腿还给小侄女,却被嫂子挡住了。

那天的运动会上,我奋力奔跑着,眼前晃动着那只大大的鸡腿,我觉得如果自己跑不到名次,就对不起那条鸡腿,也对不起嫂子。

母亲过世后,

嫂子照顾起了我和父亲的生活

就这样,我一直无忧无虑地上到了高中。高三那年,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最疼爱我的母亲因为癌症离开了我们。

当时,我感觉整个天都塌了。那时,我们家的日子刚刚有了起色,靠着前几年的辛苦工作,家里有了一点积蓄,父亲也到了退休年龄,每个月也有了退休收入。而且村子里也每年有一部分分红。

哥哥和嫂子带着小侄女去了市区,哥哥开出租车,嫂子在卖场做保洁,虽然收入不算高,但节俭一点,小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本以为苦尽甘来,可没想到却祸从天降。

那些日子我无心学习,天天以泪洗面。好不容易办完了母亲的后事,我和父亲却蓦然发现,一个没有女人的家实在是太难了。

以前家里的家务都是母亲操持的,我和父亲从来不用操心。如今却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父亲不会做饭,每顿饭都是胡乱对付,把荤的素的放在一起,加点水,煮上一大锅,便混了过去。几乎天天都是如此。家里也懒得收拾,东西这里一堆,那里一堆。一看就是没有女人的家。

就这样过了两三个月,嫂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和哥哥一商量,放弃了市区的工作,三口人一起回来了。

那时,哥哥他们其实已经和我们分开来住了。他们自己建了一座小楼,气派干净,完全可以不管我们的事。可是嫂子说,我们是一家人,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两个大男人受苦遭罪,她不忍心。

因为有了嫂子,我们这个家又重新有了家的模样。嫂子每天都会做好热腾腾的饭菜,叫我们父子俩一起去吃;一有空,嫂子就来帮我们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门前那块菜地,父亲本来已经无心打理,嫂子回来后,浇水施肥,又把菜地重新捯饬得生气勃勃。

我们父子俩的生活上了正轨,可我知道哥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哥哥又重新回到了船上,风吹日晒,辛苦不说,还冒着很大的风险。而且汛期过后便没了活,哥哥只能到处想办法打零工。而嫂子彻底沦为了家庭主妇,他们的收入减少了很多。

父亲过意不去,提出要贴补他们一些,嫂子却说,只要一家人能好好地在一起,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还让父亲把钱给我留着,因为我还小,以后有的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嫂子支持我置办了两套房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考上大学。亲戚给我介绍了一份市区的工作。但我放心不下父亲。嫂子见状,就让我放心地去,她说父亲由她来照顾。

到市区工作后,一切都还挺顺利。不久后,我还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虽然她是外地的,但是善良纯朴,也很勤俭,我很喜欢。她对我也颇有好感。我们两个就这样谈起了恋爱。

当我带她回家见家人时,大家都很满意。

谈了一段时间,我们的婚事被提上了议程。要结婚自然得有房,而我和父亲住的老宅已经有年头了。父亲提出要把房子翻新一下,哥嫂二话不说就表示支持。房子重新翻造后,成了村里最气派的一栋楼,整整三层,而且设施也都是最新的。瞬间就把嫂子他们的那栋楼比下去了。可是嫂子没有一点不高兴。她说,人家女孩子千里迢迢地从外地嫁过来,自然得让人家住得好一点,不然人家爸妈也不放心。

结婚后,我和妻子没住多久新房,便又回了市区工作。而农村的家我们一般一周回去一次。时间久了,我和妻子不由动了在市区买房的念头。毕竟,我们在市区是租的房,总归不方便,不是自己的家。

但以我们的积蓄,想靠自己买房也显然不可能。于是,我只能向父亲求助。

但父亲的钱已经大部分用在了给我盖新房上,所剩并不多。眼看着市区的房价越来越高,我也很是发愁,怕错过了,以后的房价只会越来越高,到时候就更买不起了。知道了我的窘迫,嫂子主动问我买房还差多少,并说实在不够,她可以想法给我们凑一点。我当时简直不能相信,我刚建造了新房,现在又要买房,一般人即便不计较,也不会主动支援。可是嫂子却不这么想,她觉得我能在市区安家是好事,房子迟早要买的,晚买不如早买,以后的压力也没那么大。怕我有思想负担,嫂子还和我开玩笑:“你在市区有了房,以后我们去市区就有地方住了。到时候你可别嫌弃我们。”“怎么会呢。”我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嫂子的大度既让我敬佩也让我感动。一个农村妇女,能有如此的格局,确实很不容易。只能说,是嫂子的纯朴和善良,让她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想叫嫂子一声娘

在嫂子的支持下,我和妻子终于在市区圆了自己的买房梦。虽然房子很小,但不管怎样,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为了能早点还上借嫂子的钱,我和妻子拼命打工赚钱,休息天还想方设法地做兼职。看我们不大回家了,嫂子觉得奇怪,当知道我们是在努力赚钱时,嫂子心疼地说,不要弄得太辛苦了。让我们先还房贷,她这里的钱不用急,可以慢慢还。

不久,妻子怀孕了。知道消息的嫂子高兴坏了,她千叮咛万嘱咐让妻子不要再休息天加班了,要多休息,多保养。她还特意到领居家收了许多草鸡蛋,买了草鸡让我带回家给妻子补身体。女儿出生后,嫂子更是开心不已,对女儿疼爱有加。

有了女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赚钱。有时候父亲也会悄悄地私底下补贴我一些,我总是觉得很愧疚。毕竟,哥哥也是父亲的儿子,父亲总是贴补我,对哥哥他们也不公平。父亲说,他有时过意不去也会给哥哥一点钱,但嫂子总是事后又送还给他。嫂子说,侄女大了,不需要花什么钱,家里开销也不大,除了买点荤菜,其余的地里都有。哥哥渔船上挣得不算少,他们过过日子可以了。

两年前,父亲也因病去世了。而这时候妻子又生下了二女儿。要照顾两个孩子,妻子不得不辞去了工作,做了全职家庭主妇。经济上一下捉襟见肘起来。思来想去,我决定把农村的房子借出去,这样还能增加一笔收入。只是这样一来,我回家便没有了住的地方。

我期期艾艾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哥哥说了,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反应。没想到哥哥立刻爽快地说,没关系,到时候让我回家住到他家。我让他还是和嫂子商量商量吧。没几天,哥哥就告诉我,嫂子说了,只要我们回家就住到他们家去,就当自己家一样。

嫂子并不是说客气话。每次回家,她都会早早地帮我们收拾好干净的床铺,给我们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回市区时,她还会帮我准备好各种田间新挖的蔬菜,哥哥从河里钓上来的新鲜鱼类,有时还会加上一些鸡蛋、鸭蛋,把我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我觉得不好意思,嫂子却说,现在侄女也出嫁了,家里就她和哥哥两口子,也挺冷清的,我们回来还能和他们做个伴儿,热闹热闹。她还说,“哥哥嫂嫂没本事,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忙,就只能给你个娘家,想家的时候可以回来看看。”

嫂子的话质朴无华,却听得我唏嘘不已。原来,不管多大年纪,不管是男是女,有娘家可回,都是一件温暖而幸福的事。而嫂子,就是娘家的那个娘,不管我们在外多辛苦,家里总有个娘在等你。我真的很想告诉嫂子,我想叫她一声娘,嫂娘。

手记>>>

真诚付出能换来弥足珍贵的亲情

张谦虽然很早就失去了母亲,但幸运的是有一个如母亲一般疼爱他、照顾他的嫂子。虽然嫂子长得不美,也不富裕,但是却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长嫂如母,她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张谦的母亲,她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和照顾。

当今社会,大家都在感慨亲情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仿佛再也找不回当初那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但在感慨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扪心自问,为什么亲情会日益显得稀有珍贵?我们自己又有没有对别人做到了关爱、关心,做到了善良、真诚?像张谦的嫂子一样不斤斤计较,只有一腔真诚的付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确实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像她一样,那么这个社会又何愁没有浓浓的亲情,又何至于感慨遇不上像张谦嫂子一样真挚、善良的亲人呢?

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如果都从自身做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以一腔真情去善待别人,那么也必然会收获别人的感激、感动。也会换来别人的真诚相待。

亲情弥足珍贵,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心换心,让亲情不再成为稀缺资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03嫂子,我想叫你一声嫂娘 2022-05-04 2 2022年05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