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童画
本轮疫情中,一支由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31名检察干警组成的“检察外勤组”每天穿梭在浦东、浦西之间,承担着艰巨的跨区转运工作。他们中有许多党员志愿者,他们一面对接浦东各街镇,一面对接其他15个区的疫情防控部门及集中隔离点,收集、核实隔离点房源数量,详细了解隔离点的资源配置、医疗配备、隔离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转运人员对接情况,消弭数据误差,协调安排后续转运事宜及处理突发状况。
4月8日晚,陆明明刚为要去单位值守的爱人收拾好行李,就接到了参加“检察外勤组”任务,对接宝山区相关部门,协助展开密接者转运工作。
虽然陆明明当晚就与宝山联络人建立了联系,但由于任务来得紧急,双方存在信息差,未能实现完全衔接。第二天一大早,陆明明与“队友”孙精远直奔宝山,和当地转运工作联络人面谈。经过多次密集的沟通协调,浦东对接宝山的转运工作于当日顺利展开。
转运工作要求细致、环节众多,检察干警们超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发挥了极大优势。为了加快转运速度、节约沟通成本,对接静安区的刘明远、赵忠玺组和对接松江区的付强、徐紫麟组根据各自对接的情况,分别制定整理出一套转运流程,每当有新的转运任务时,他们便将转运流程分发给对接的街镇和隔离点联络人。“与其说是流程,不如说是指南,统一了街镇、隔离点、外勤组三方对转运的环节和细节的认识,大家各自按照这个流程推进,遇到问题再一起协商解决。”
深夜接到转运任务更是常有的事。“晚上10点多突然接到任务,我们赶紧联系隔离点和医护人员,然后明确转运人员名单、确定人员符不符合转运要求、发车时间、到达时间、隔离点房间是否安排妥当、医护人员是否到位,到最后转运人员顺利入住,没有几个小时是停不下来的。”对接长宁区的杨震宇、陆一挺组协调起深夜转运任务已是得心应手。作为“检察内勤组”里年纪最大的同志,参加转运的第一个晚上,杨浩就在现场站了6个多小时,直到转运人员顺利进入集中隔离点,返回临时住处时已是凌晨3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