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养老投资项目收益丰厚?老人频频上当

销售人员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

本文字数:954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张洪  宋珊珊

“政府支持”“高额返息”“实力集团做担保”,还是前景可观的养老服务“蓝海”,听起来似乎“靠谱又赚钱”的投资项目,最终却让受害人深陷养老投资骗局。近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这起案件,经该院提起公诉,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沈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靠谱又赚钱”的养老项目

2014年,某集团出现了资金链断裂。为归还债务,该集团法定代表人张某甲便打着“政府支持”的旗号,在其未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也未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借其关联公司,以投资建设养老公寓项目等为名,利用多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通过发放广告、组织活动、口口相传等方式公开宣传,向社会公众招募“投资人”。

由于该项目对外宣称年化收益率可达7%-17%,且有该集团可为出资人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不少“投资人”便动了心。

据审计,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间,该集团非法募集资金多达7亿余元,造成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4.4亿余元。

其中,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沈某与张某甲实际控制的某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居间合作协议,出任该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销售负责人,在本市租赁多个门店招揽销售人员,以上述手段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截至案发,沈某参与非法吸收资金共计2400余万元。

步步为营之下老人频频被骗

在这场骗局中,许多受害人都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案受害人程某,是一名80多岁的老人,听沈某介绍这个项目,“不仅利润高,还是保本的”。

“于是,我就先投了点。一开始赚了七八万元,本金也是到期就兑付了。后来,他们建议我把本金、利息可以再投资进去,我便也照着做了。”之后,程某多次追加投资,结果却落得血本无归。

2021年,被告集团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罚金3000万元;张某甲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集资诈骗罪、危险驾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并处罚金5001000元。

而沈某,经徐汇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徐汇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沈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养老投资项目收益丰厚?老人频频上当 2022-07-05 2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