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珍视你的选择权

本文字数:2137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与大家道别,我感到很是遗憾。过去三年里,大家因疫情两入“云”中课堂,过去三个月里,我们都在网格里生活、网络上相见,大家一路携行至今,真的很不容易。在这里,我要向包括各位毕业生在内的所有慷慨相助、服务奉献、信法崇法的华政师生、服务单位工作人员、校友和合作单位表示由衷感谢!

华政园的几年转瞬即逝,一转眼同学们要毕业了。毕业典礼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对大家既往一个学段的总结。学校经过反复研究,请示上级,五易方案,为了大家安全起见最终选择了举办华政历史上首次全部线上的毕业典礼。

我作为校长,对华东政法大学2022届的2789名本科同学和1831名研究生同学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然,此时我们也应该向其中荣获上海市2022届优秀毕业生称号的150名本科同学和109名研究生同学,荣获华东政法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的268名本科同学和173名研究生同学,荣获华东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生华政抗疫青年先锋志愿者的379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即将走出校门,一个人在未来一生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不期而至的困境、灾难,生活中处处都会有不如意,但绝不会总是山穷水尽、时时需要委曲求全。如果始终能选择正向的思考,把进退维谷转化为随遇而安,那就能够拥抱美好的生活。因此在临别之际,我想与大家分享几点我自己关于选择的体会:

一是要选择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非杯弓蛇影、惊弓之鸟、惊惶失措、浑浑噩噩。

这次疫情期间,大量干部和师生党员冲在防疫防控、志愿服务一线,3月实行网格化管理之初,近百名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楼,几百位平时教书握笔的教授和机关干部组成各种特战队、特投队,顶风冒雨为同学们配餐、送餐。

现在3个月过去了,同学们陆续离校返家了,但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和辅导员老师还在校园里为留校同学们辛勤工作着,至今没有回过家里、见过老人和孩子,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选择舍家撇业、甘于奉献呢?我想就是共产党员的义利观、纪律观。

未来的国际形势更加风云诡谲,法治中国建设也可能会遭遇新的局部困难,希望大家能够始终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学习王阳明先生“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的静气和定力,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心中有梦,又何惧艰难!

二是要选择温暖正义的人生态度,而非悲悲戚戚、自暴自弃、玩世不恭、轻漠生命。

哪有十全十美、不遗憾、不痛苦的人生啊!我们得学会取舍,要笑着活下去,人生只活一次,真的要活的有意义才好。

有人说疫情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人的性情,这三个月来,我看见了华政学子面对选择时展现出的“人性之光”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大疫之下,遍地都是能处的华政人,可以说,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包含在华政人长期的坚守中,每一次冲锋都有华政人激昂的号角,每一场抗疫的阶段胜利都离不开华政人对温暖正义的选择与执着!

难怪最近有华政同学自豪地说“热度是一时的,但留下的温度却是持久的,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三个月来大家吃同一灶饭,睡同一席地,“华政人”身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羁绊更加深了。

希望大家带着这份羁绊,带着母校七十年的积淀,继续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不断攻坚的过程中演奏生命铿锵主旋律,在攻克难关后唱响人生的新乐章,让清澈的爱,只为华政。

三是要选择雪中送炭的淳朴、务实,而非锦上添花、哗众取宠、空喊口号、降维套利。

快餐经济、流量经济、网络营销使得一些青年人时而盲目跟风、莫衷一是,时而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少大学生受到疫情影响短时间内无法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容易变得心态失衡、焦虑不安。

我建议大家还是应当返璞归真,选择用扎根基层的心态、脚踏实地的步伐、担当道义的肩膀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奋发有为不是喊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华政的“帐篷精神”不是搭几顶帐篷、拍两张照片总结出来的,是刘少傥书记、徐盼秋院长、曹漫之副院长等一批华政老一代革命家、教育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帐篷里历经整整四个寒暑凝练出来的。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希望大家能够平视社会、正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在复工复产的浪潮中寻找工作机遇,在实现民族复兴、建设法治中国的泱泱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放弃摆烂,选择奋战,长路未央,行者无疆,不要让温暖、正义、友爱的灵魂消失在追求胜利之光的路上!

同学们!虽然我们尚未完全走出疫情的阴霾,但是长夜将尽、东方既白,你们已经用笃行致知的精神、明德崇法的信念,点燃了抗击疫情的整片星空。

我相信,取得全胜的曙光一定就在前方,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正等待你们去选择!在这悠长岁月中的晨昏,老师们选择在华政园,凝望诸位出神!临别之际,真诚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幸福安康!(略有删节)朱非  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珍视你的选择权 2022-07-06 2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