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男子假扮客服骗来同学身份证照片多次敲诈

检察院以敲诈勒索罪、招摇撞骗罪对其提起公诉

本文字数:1363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刘晓曦

有人以客服身份添加你的QQ,称有一笔退款给你,但需提供身份证照片,你会给他吗?全某某不仅提供了身份证照片,还被对方以泄露其身份信息为要挟,多次索要钱款。日前,经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被告人黄某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犯招摇撞骗罪,判处拘役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网贷欠钱还不上,歪点子打到了同学身上

2020年5月,黄某某正在为自己透支的信用卡与欠下的网贷发愁。思前想后,缺钱的他将主意打到了之前职校同学全某某身上。

一开始,黄某某注册了一个昵称为“哇哈哈”的QQ号,并添加全某某为好友。验证通过后,黄某某自称是支付宝的员工,通过后台发现全某某有一笔退款可以帮他办理,但是需要上传身份证照片。全某某不疑有他,立刻把自己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发了过去。

拿到身份证照片后,周到热情的“客服”立马变了一幅嘴脸,黄某某威胁全某某,如果不拿钱解决,便把全某某的身份证公开到网上,还会将他的身份信息给他人用于贷款。黄某某还声称,自己现在身在国外,全某某根本找不到他。

为了进一步加深全某某“花钱消灾”的决心,其间黄某某还用自己的真实身份打电话给全某某,说自己被一个QQ昵称为“哇哈哈”的人,以在网上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为要挟勒索了1万余元。挂掉电话后,全某某立即发消息向“哇哈哈”确认是否勒索过一个叫黄某某的人,“哇哈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看见往日的同学都因威胁而“花钱消灾”,同时也害怕对方真的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借贷等行为,全某某向“哇哈哈”转出了第一笔钱款2300元。

收到钱后,黄某某没有就此收手,他觉得在全某某身上还“有利可图”。于是,他又前前后后要挟全某某向自己转账8800元。全某某本以为,自己已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多次,事情应该会告一段落,没想到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多次得手尝甜头,卷土重来终案发

几个月后,黄某某“卷土重来”,注册了一个昵称为“海阔天空”的QQ号再次添加全某某。这次,黄某某声称是“哇哈哈”的男友,在国外跟老板从事诈骗,手上也有全某某的身份证照片。他以想要一些路费回国为由,要挟全某某转账钱款,否则就将其身份信息卖掉。万分惊恐下的全某某再次按照对方的要求,多次转账共15000余元。

至此,全某某未想过报案,事情真正案发是在一年之后。2021年6月,黄某某将之前QQ号“哇哈哈”的昵称改为“微信专业解封”后,再次找上全某某。黄某某“摇身一变”,冒充是北京的一名法官。他声称抓到了之前勒索全某某的人,以退还被骗钱款需要保证金为由,让全某某将20000元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但是全某某这次通过QQ号发现,这个“微信专业解封”就是当初勒索自己的“哇哈哈”,于是前往派出所报案。同年9月底,黄某某被警方抓捕归案,后向被害人全某某退还犯罪钱款。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被告人黄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以威胁、恐吓的方式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被告人黄某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应当以招摇撞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黄某某犯数罪,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应当数罪并罚,以敲诈勒索罪、招摇撞骗罪对其提起公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男子假扮客服骗来同学身份证照片多次敲诈 2022-07-11 2 2022年07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