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095

事由:

10公斤苹果纸箱重2公斤;8公斤枇杷4公斤都是湿纸……包装中加入填充物原本是为了保障水果的品质,但实践中这种方式有些“变味”,保鲜用的湿纸越来越重,五花八门的搭配越来越多。  (7月10日《中国消费者报》)

百家讲:

水果从生产地到销售市场,分别归属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进入市场前,属产地管辖机制,归农业农村局主管,只有进入流通领域,到了水果批发市场,或到了终端销售场所,才是市场监管部门管理。由于部门间缺乏相应的协调、分工、以及联合执法机制,造成了水果包装“两不管”的“真空地带”。

更为重要的是,既有水果包装标准过于笼统,没有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  《新鲜水果、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通用操作规程》规定“必要时在包装容器内使用衬垫、包裹、隔垫和细刨花材料”,但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中,相关规定只有“包装内不得有异物”。水果包装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出现异物问题后,到底由谁来管理,都没有任何明确而清晰的规定。此外,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不适用水果市场。

正是因为行业监管脱节、标准可操作性差强人意,才让水果“注水包装”,包装“虚胖”的大行其道,导致水果销售市场终端的零售价格,无形中被推高了,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伤害了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也对消费者构成了消费欺诈。

——吴睿鸫

事由:

现在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用人单位会要求录用人员先进行入职体检,于是各类入职体检乱象也浮出水面:花钱找“枪手”代替体检,千元包过;指定体检医院或机构,伪造体检报告……  (7月6日《南国早报》)

百家讲:

只要是违背、破坏了规则,就一定会损害其他老老实实遵守规则者的利益,如果遵守规则者的利益屡屡被损害,就会让他们不再信任、遵守游戏规则,都会去践踏规则——一些可怕的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坐大的。也就是说,不讲规则收钱帮人“替检”,实则就是在做坏事、做恶事。

不论是找“枪手”代替体检,还是花钱购买伪造体检报告,或是找关系贿赂体检机构以及医院修改体检结果,这一利益链条上的行为均是不合法的。

无成乃无毁,有成必有毁。作为求职者,支付费用请人“代检”,行为对用人单位构成欺诈,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作为“枪手”,如果涉及食品安全相关的岗位等,由于录用身体状况不能够胜任工作而发生相关食源性疾病等严重后果,按照相关法律承担相关责任;作为中介,在“代检”过程中如果使用伪造或变造的居民身份证件,可能违反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件罪。

——童其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2-07-12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