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2022年“乡土有约”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乡土有约”系列活动以线上为主,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统筹指导下,市林业总站陆续推出了招募团长、夏季果品进公园线上推介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据悉,今年的梅雨天属于非典型梅雨,俗称“干黄梅”,呈现雨少温高的特点,因此今年果品糖度比往年同期要高。桃树受去年夏季台风影响,栽培面积减少,预计产量下降15%以上;梨树由于去年秋季“二次开花”等原因,预计减产20%;葡萄和柑橘产量预计和往年持平,全年果品总产量预计较2021年减少近10%,约为17万余吨。深受市民喜爱的葡萄品种“夏黑”、 “京蜜”、 “巨峰”、 “日光红”已上市,网红品种“阳光玫瑰”、 “妮娜皇后”也即将登场,葡萄品种丰富,销售期从6月初一直延续到10月。
记者获悉,2002年以来,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果品交易市场、组建特色果品研究所等方式,本市不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区一品”、 “一镇一品”的栽培格局。
嘉定马陆的葡萄、浦东南汇的水蜜桃、松江的仓桥水晶梨、崇明的柑桔已成为沪郊水果几大“拳头”产品;金山蟠桃、奉贤黄桃、青浦枇杷以及蓝莓、猕猴桃、火龙果等小水果特色果品在上海市民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沪产果品的注册品牌也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注册的果品品牌已超过100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