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骗老人92万保费 竟用于打赏女主播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男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本文字数:879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英鸽

本报讯  老年人购买保险,原本是希望晚年生活能有份安稳可靠的保障,可一旦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保障”便成了“陷阱”……某保险公司业务员,以代办保单合并为由,将老年人的92万余元统统存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并挥霍殆尽。最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案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责令其退赔全部违法所得。

在一次办理续保过程中,丁阿姨结识了上海某保险公司业务经理杨某,并经他推荐陆续买入了几份保险。渐渐地,杨某对丁阿姨“关怀备至”,丁阿姨也对杨某格外信任。

2019年8月,杨某向丁阿姨提出,可以将之前购买的多份保险合并为利息较高的一单,并称只要将钱款先存入他的个人银行账户,其便可通过“快速通道”,帮助丁阿姨办理保单合并。丁阿姨信以为真,便在杨某的陪同下相继办理了15份保单的退保手续,所退钱款均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存入了杨某的个人账户。后在杨某建议下,丁阿姨又委托儿子,多次通过微信向杨某转账,用以追加保费。

但事实上,杨某将所得钱款全部用于恋爱花销、打赏主播及个人挥霍,并没有为丁阿姨购买保险。直至事发,其共计从丁阿姨处骗得钱款92万余元。

浦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同时,其诈骗老年人钱财,根据相关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从严惩处。据此,浦东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等作出上述判决。

浦东法院法官表示,本案中,不法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客户信息,将防范意识薄弱、不熟悉保险知识的老年人锁定为作案目标,先用温情陷阱卸除其防备,再用高额回报骗取其钱财,不仅“掏空”了被害人的积蓄,也造成了被害人的心理伤害。这也提醒广大老年人,在办理大额钱财支出时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切勿因他人“打感情牌”而放松警惕。同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也要提高自身的防骗识骗的能力,主动给与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提醒,共同守护老年人晚年幸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骗老人92万保费 竟用于打赏女主播 2022-07-15 2 2022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