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家事如天

本文字数:978

□张  昊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之间,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情感上的裂痕,进而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与重塑,由此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矛盾纠纷,即是民事审判领域的家事纠纷。

家事案件一般事实不难查清,法律关系不算复杂,但如何妥善适用法律解决具体的矛盾纠纷,实现争议的实质解决,却是对家事法官情感共鸣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法律适用能力的综合考验。最近,就有一部记录家事审判工作的原生态法治记录片《家事如天(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用真实的案件、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向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家事审判工作。《家事如天》第二季第一集将故事放在了河南安阳滑县人民法院,通过基层家事法官的视角带我们体会家事审判工作的辛苦与不易。这一集选取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和一起子女探视权纠纷,作为此前未曾接触过家事审判工作的笔者,惊讶于家事案件中错综复杂的亲情纠葛,爱恨情仇,对孩子的深刻影响以及以王俊晖、景素贞法官为代表的基层家事法官,在繁重的审判压力下,仍不辞辛苦,耐心细致,深入到案件当事人的身边,近距离了解案情和当事人的所思所想,用深刻的共情及清晰的说理坚持做各方当事人的沟通调解工作。针对部分未成年人年龄小难以表达自身意见,则辅以耐心细致的呵护与引导。而在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化解协调,仍不能实现调解的目的后,果断通过判决的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家事案件的审理不仅仅是落在判决书上的点点文字,一个个看似简单微小的争议背后,是每一个当事人对生活的期待,关乎他们的人生幸福。所以对于家事案件的处理需要贴近生活,立足实际,慎之又慎地进行处理,如此方能有利于化解矛盾,避免案结事未了,最大程度上将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审判效果而言,家事法官孜孜不倦地为争议双方搭建沟通桥梁,也是寄希望于通过调撤方式解决纠纷,如此不仅有利于化解争议各方的矛盾,更有利于案件结束后的家庭关系的修复与重构,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爱的环境。

家事如天,家事法官们的事迹也给我们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能进一步站在化解矛盾的角度,通过“柔性司法”的方式解决纠纷,实现案件审理“情理法”的统筹兼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争议实质化解,避免一判了之的情况,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方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家事如天 2022-07-18 2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