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正规公司的取件信息岂能成违法广告帮凶

本文字数:986

□史洪举

近日,一位北京用户收到丰巢智能柜发送的一则取件信息,点进去却是一则互联网投资平台广告,在广告宣传中,甚至推出了“人脉变钱脉”的推广人计划。有业内人士称,该互联网投资平台的行为已经涉嫌非法集资。  (7月31日《法治日报》)

对于消费者来说,收到正规快递公司发送的信息时,极易放松警惕,对该信息所涉及的内容报以信赖。但据报道可知,丰巢所发送的信息未必全部都与用户收取快递有关,而有可能是虚假广告,甚至是涉嫌违法犯罪的广告。如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打着投资理财名义吸收存款行为,已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人脉变钱脉”的拉人头模式,更是与传销并无二致。要是行为人还有欺诈行为的话,则涉嫌更重的集资诈骗罪或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纵观报道所指的所谓互联网投资理财项目,稍有生活常识和理财经验的人都可以识破其违法的本来面目。尤其是,无法搜索到该公司,却检索到大量投诉帖子,更是佐证了这一广告内容的非法性质。遗憾的是,作为正规的快递公司,却将这些虚假、违法广告假借取件信息发送给用户,其行为性质不可谓不恶劣。

对此,根据《广告法》,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的,可处广告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且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与广告主就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前述所谓的互联网理财广告,其虚假性、违法性非常明显,广告发布者不可能无法识别,故其主观明知程度,主观恶性相当明显,无法获得原谅。且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明知是非法集资信息或者诈骗信息而发送、散布、传播的,可能涉嫌共同犯罪,也构成集资诈骗罪或者诈骗罪。

既然是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就应本分地干好本职工作。如果非要利用平台优势顺便从事广告业务,也并非不可,但要是借助消费者的信任狠心地割韭菜,将消费者推向诈骗者设置的陷阱,就过于卑劣,理当为其帮凶行为承担代价。因而,作为具有一定口碑的丰巢公司,还是应爱惜羽毛,莫拿来之不易的名誉开玩笑,随意发布虚假乃至违法广告。监管部门更应睁大眼睛,根据消费者反馈、提供的线索及时处置、严厉处罚“割韭菜”行为,守好公众的钱袋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正规公司的取件信息岂能成违法广告帮凶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