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20年相比,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都稳步提升
■ 35-44岁年龄段人群增幅最大,从35.77%增长到44.36%,提升了8.59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37.43%提升到39.22%,提升了1.79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从30.04%提升到31.27%,提升了1.2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增幅高于农村居民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根据国家卫健委部署,上海市连续14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昨日,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透露,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14年“连升”,提前达到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居民传染病防治方面健康素养进一步改善,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较上年增长3.75个百分点,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中增长幅度最大。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介绍,上海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都稳步提升。与2020年相比,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都稳步提升,其中35-44岁年龄段人群增幅最大,从35.77%增长到44.36%,提升了8.5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37.43%提升到39.22%,提升了1.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从30.04%提升到31.27%,提升了1.2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增幅高于农村居民。
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较上年增长3.75个百分点。监测结果显示,51.02%的居民掌握了处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法,较上年增加2.8%;其中知道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直接捂住口鼻是错误的居民达到56.14%,较上年增加2.81%。80.77%的居民知晓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较上年增加1.59%;知道出现发热症状后不能观察观察再说的居民较上年增加0.46%。
张浩表示,下一步,全市将完善组织体系,深化健康上海专项行动,夯实全社会、全领域、全行业的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营造健康素养提升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利用多元化科普内容、形式和平台,实施精准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培养健康文明、科学自律的生活方式。针对新冠疫情,全市还将推行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强调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门功课:打疫苗、做核酸、勤扫码,打造疫情防控硬核科普,共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