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法治随笔

大爱无声

本文字数:912

□陈  盟

散文集《微尘》的作者陈年喜,曾做过十六年矿山爆破工,他用温柔且又充满力量的口吻,讲述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故事中有散发淡淡苦杏仁味道的炼金工、双手浸满漆毒的割漆工、吼着嗓子唱老腔的背矿人……野猪将天麻、猪苓破坏殆尽,年仅七旬的李学才迫于生计向野猪扔石块想驱赶它们,却被野猪所伤;王金锁养了只叫宝财的猎狗想擒拿野猪,却两败俱伤;小黑用高压电抵御野猪,却因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罪名进了看守所。读野猪凶猛篇时,我几度落泪,即使卑微如尘,依旧在热烈地活着,我明白这是我一辈子都不可能了解的另一种人生。劳动者的风,吹动他们的前程,也吹动身后沉默的黄土。这是一本献给底层无名之辈的书,却也是如王小波所说的“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大作。

合上书本,眺望窗外。即使微尘也有分量,即使微尘也有价值。在疾病和痛苦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尊卑高低。正如疫情下的上海,每一个“逆行”一线的背影都是微尘,却终能汇聚无限力量。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变得越来越狡猾。如今的上海堪比战场,医务人员就好比战士,疫情可以叫停一座城市,却叫不停无数奋斗在一线的身影。医务人员冲锋在前,进入封控楼栋采样,直面可能已经感染的居民,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他们“逆行”的背影在防疫期间点燃生命之火。

非苦难,不成长。歌德曾说:  “没有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当苦难降临时,坚强不算正能量,笑着坚强才算,即便在最恶劣的境遇,我们仍然有不可被剥夺的精神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仿佛我们一生都在和苦难做斗争。纵观整个历史,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开创“孝宣之治”的汉宣帝刘询,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明太祖朱元璋,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饱经风霜,却又在最恶劣的境遇中成长、奋起。

或许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总有些生命吸引着我,那些手无寸铁的人,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人,那些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感受到烟火气息的人。苦难面前人人都似微尘,而那些在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4大爱无声 2022-08-08 2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