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拉起违规干预办案的“高压线”

本文字数:960

□徐建辉

日前,中央政法委公开通报7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司法机关人员过问案件及不正当接触交往的典型案件。中央政法委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深化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建立健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度化、常态化机制,保持严惩执法司法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整治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行为,持续净化司法环境,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8月12日中国新闻网)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才有社会公正,司法不公,法治的天平发生倾斜,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的合法权利自然也都无从谈起。而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及影响力插手干预司法工作,尤其是具体的案件办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甚至导致办案人员徇私枉法,违背法律原则去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由此可见,要捍卫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依法公正办案,就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活动及案件处理,坚决向各种“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说不。

正是为了预防和治理这一问题,近年来中办国办和中央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先后出台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简称“三个规定”。从而划定了制止违规插手、干预司法办案的制度红线。

纵观这7起典型案例,既有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办案的情形,也有具体办案人员违规接受请托,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情况,还有司法人员违规向当事人提供律师信息的问题。都十分恶劣,同时也有显著的典型性、代表性及突出的警示意义。

据了解,这已经是继去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中央政法委第四次公开通报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司法机关人员过问案件及不正当接触交往的典型案件。之所以不断将这些典型案例及其责任人、违法违规和受到处理情况公开发布出来,既是对广大领导干部和司法办案人员反复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彰显了对违规插手、干预办案行为零容忍的严正态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拉起违规干预办案的“高压线” 2022-08-16 2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