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要动真抓实

本文字数:1101

资料图片

□卞广春

今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复苏,部分地区“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现象又开始冒头。对此,文旅部办公厅12日下发《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等各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督促旅行社不以不实价格招徕游客。(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要着眼于现象和问题滋生的土壤,施力于层级负责制、辖区责任制。规范、整治的鞭子,应重重地抽打在旅行社、导游和购物点的身上,让他们知痛能改,更重要的是,责任追究的铁锤应稳稳地落到地方监管部门的头上。

营造文明旅游的氛围,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消除“不合理低价游”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不合理低价游”年年整治,治而不绝,应该有了断和有效的办法。

近年来,有关方面多次规范、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推动了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促进了旅游行业发展。但“不合理低价游”导致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现象在部分地区仍时有发生,对此,究竟是原来印发的通知没有起到作用,还是导游、旅行社旧病复发,抑或是监管部门肩上的担子轻松,值得思考。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避免陷入有了问题就发通知、有了案件就抓整治的怪圈。

旅行社推出“不合理低价游”旅游产品,是抓住人们贪便宜、图小惠的心理,以设置不合理超低价格旅游线路的方式招揽游客,在旅游途中再通过欺骗、诱导甚至强迫手段胁迫游客购买玉石、珠宝、保健品等,获取高额“回扣”,以保障导游、司机等方面的收益。

“不合理低价游”的源头,在于旅行社只确保自己的利益,不保证导游的报酬,只保证游客的安全,不保证游客的满意度,不把旅游行业规范和文明旅游要求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旅行社、旅游线路、旅游定价及利益分配的监管,梳理好旅行社、导游与购物点的关系,斩断“不合理低价游”的灰色链条,扯掉旅游点销售、游客购物与旅行社、导游的“遮羞布”,使旅行社合规经营、导游依规执业,“不合理低价游”才不会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其中,应赋予旅游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更多责任,落实层级、辖区负责制,强化一级对一级负责。高层不要指望文件通知在旅行社、导游、景区购物点等环节立杆见影,而应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旦出现“不合理低价游”,就追问旅游线路有没有经过审核,为什么没有审核,是谁审查,然后顺藤摸瓜,谁的责任由谁承担,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要动真抓实 2022-08-16 2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