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田
我躺在一把沙滩椅上,琢磨着“拥”和“享”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这把沙滩椅,坐落在热带雨林中的一个游泳池边上。
以前我进了游泳池,一头扎进去,以蛙泳为主,兼搞一阵子自由泳和蝶泳,一口气划拉上一千米或者八百米,完成任务,然后爬出来冲洗一番,走人。加上走路,前后费时80分钟。
进入老态,时间和钱都不大考虑了,就想改改节奏,搞点“慢生活”。我不是不知道慢的好处。我曾经拿嚼花生米做比喻,提醒人们对生活要仔细咀嚼呀,就像把花生米彻底嚼成糊状,把味道嚼出来,把营养吃进去。回想起来,实在惭愧,在许多情况下,我自己也是囫囵吞枣地过日子。记得年轻时,有一次我从包子铺走出来,让对面来的人给问住了: “你吃的包子,是什么馅儿的?”我愣住了,天地良心,我真没留意,刚刚吃进去的包子是什么馅儿。
心态变慢了,从容了,感觉就细腻了,对环境的新发现,也就越来越多。游累了,上岸躺一会儿,就觉得头上的蓝天白云,美得不行。空气是香的,甜的。这个甜,绝不是“某某山泉有点甜”那种甜,是真甜。香味也是真的,你用眼睛四周随便一撒目,就能找到几棵正在开花的树,这香气,实打实的,其来有自。热带雨林没有半点儿污染,一块雨云飘过来,逗你玩,撩下来几把雨水,你吧哒吧哒嘴,砸在嘴唇上的雨水,也是甜的。这种仙境,你不好好享受,着急忙慌地回家作甚?
这就是我躺在沙滩椅上琢磨“拥”和“享”的由头。美丽的雨林小区,我只拥有一个小小的蜗居。但这并不妨碍我充分享受这里的阳光、空气和绿树葱茏的环境。比起我的“拥有”,我可以“享受”的,简直太奢侈了,不成比例。
我们大多数人,都过于看重“拥有”,而忽视了“享受”。一些阔人和贵人,在世界各处都购有豪宅,但细问一下,真正有享用的好心情,并在其中美美地住上几天的情况,又有几次?他忙什么呢?忙着买下一个呀。有的人,名贵手表一大堆,根本戴不过来。有时候苦于不知道戴哪一块更能抬高自己的身份,有时候则担心一不留神曝光,成了“表哥”,引来纪检部门的关心。
北京西山风景绝佳之处有一片别墅,其中有些是山西煤老板买的。话说其中的一个小庄园,煤老板主人无暇享用,雇来一个表弟打理。表弟勤勤恳恳,把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老板十分满意。表弟说,你弟妹带个孩子在家里,苦巴巴的,还不如让她也来这里,给我做个饭,帮我干点活儿,我也能轻松一点。老板说好。表弟又说,那个花圃,种花也没有人看,还不如让我种点玉米、蔬菜,又方便,又省钱。老板也连连说好。几年下来,别墅经营得有模有样,人见人夸。一次老板到北京办事,顺便过来看看,只见别墅里鸡鸣狗吠,表弟一家,红光满面,其乐融融,一派农家乐气象。老板坐在那里,喝着表弟刚泡好的茶,突然慨叹道: “我这上亿的资产,敢情是给你买的!”煤老板是“拥”者,表弟是“享”者。
其实,我总觉得,上面的故事,多半是羡富妒富的人编造出来的,里面有点心里不平衡的小龌龊。企业家有席不暇暖、焦灼不安的时候,甚至有时候还闹到破产跳楼,可焉知人家就没有建功立业的巨大成就感?得一代风气之先的改革弄潮儿,比“肯与邻翁相对饮”的唐朝人的乐趣,不是更能满足人生的追求吗?所以,你真不能简单地判定煤老板和表弟的生活情趣孰优孰劣。多元的社会,多元的人生,价值观也不能是单一的。
就连同一个人,活法甚至也是多元的,端的看有没有施展的机会。譬如在下瓜某,在游泳池躺着看天,只是无数活法的一种。如果有人来找我,说某国战情危急,正义的一方需要志愿兵。听说你老人家行侠仗义,希望你出山。护照和机票也都带来了。你猜怎么着?瓜田先生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连家都不回,驾车直奔机场而去。枪林弹雨中的人生体验,也不是谁都有福消受的。在平淡和激烈之中,我当然选择激烈。
激烈不成,我就回到沙滩椅上,张望一下游泳池的风景,把“享”字的文章做足。这不,头上的面包树,又掉下来一片大叶子,黄澄澄的,足有一张A4纸大小,又厚又重,十分好看。这面包树,和面包有什么关系?我得百度一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