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点击量,有美食博主将猎奇当作流量密码,不断挑战“审丑”底线,甚至把国家保护动物变成食材。“吃播”变病态“吃奇”,触碰法律红线。专家指出,低俗的吃播乱象成为困扰直播行业做大做强的隐患,网络直播行业的风清气正需要从立法、执法、守法三个层面建立合规治理体系来保障。
近日,美食博主“提子”烹食水煮鲨鱼和烧烤鲨鱼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经警方鉴定,被该博主吃掉的鲨鱼确实是噬人鲨,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提子”账号中的视频全部下架,其本人也将面临相应的法律惩罚。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吃播赛道上,吃什么、怎么吃困扰着不少美食博主。部分博主将猎奇吃播当作流量密码,一些冲撞道德红线、挑战法律底线的病态吃播行为也不时出现。“吃播”变病态“吃奇”,该如何叫停?
“猎奇吃播”容易酿出“吃祸”
大土龙、老虎蟹、大鸵鸟……常人难以尝试的“魔鬼”食材,是“提子”吃播内容的标签,也成了她收割百万粉丝的流量秘诀。
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吃播”相关内容,将食材新奇性作为卖点的博主不在少数。许多博主还会把视频中最吸引眼球的食材作为视频封面图,并加上“百年一遇”“全网首吃”等极限形容词强调食材特殊,吸引用户点击观看。
据飞瓜数据发布的《2021年美食类短视频及直播营销趋势洞察》显示,在美食类热门涨粉视频的内容标签中,“吃播”“创意视频”是位居前列的“爆款”元素。而在流量导向下,一些以奇异食材为噱头,以挑战观众认知为目标的美食短视频却酿出了一桩桩“吃祸”。
2018年,网红美食博主“哈凯哥”在视频中烹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裸鲤,经网友举报后视频下架。2020年7月,拥有300余万粉丝的美食博主“野食小哥”在视频中采摘濒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并与泡面同煮而食,引发网友大规模质疑后,于次日删除视频并道歉。去年5月,海南警方也通报了一起吃播博主食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法螺”被依法刑拘的案件。
“‘变味吃播’暴露出部分美食类短视频博主法律意识严重不足。”北京市道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吃播博主需加强法律意识,在食材选购时需关注其来源渠道是否合规,可通过上网查询、上溯生产商等渠道加以核验,避免选择不具备养殖资质厂商的产品。”周涛表示。
拥挤赛道背后的流量焦虑
“作为一个博主,数据能直观地反映出受欢迎的程度,说不在意都是假的。”美食博主“米粉”从2019年开始做吃播,3年时间就达到全网粉丝100万。但随着吃播圈同类博主越来越多,“米粉”的内容也陷入了数据瓶颈。
“原来吃火鸡面、炒米粉就能有2万+的点赞,最近还是吃这些,只有2000~4000不等的点赞。”“米粉”分析后认为,这是因为和她题材、拍摄手法相似的博主太多了,“大家都是摆张桌子、放上食物,对着镜头不说话就开始吃,粉丝量也都差不多”。
“米粉”开始寻求变化,从改变拍摄角度到丰富食物的种类,但几番尝试下来,她感到流量密码依然很“迷”。
记者采访了解到,爱美食、吃得香是许多像“米粉”这样的博主入圈的首要原因。为了不被淘汰,吃播博主们在这条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不断“出奇制胜”。
几年前,感官刺激高的“大胃王”是许多吃播博主引以为傲的标签。但随着有关部门对此类视频账号进行限制,许多博主另辟蹊径。有些转型侧重探店打卡,有的则不断挑战受众“审丑”底线。
“米粉”发现,短视频平台上渐渐出现了利用大家猎奇心态吃奇葩食材的博主,例如吃活昆虫、生吃大块肉等。“这些东西我自己都不愿意吃,也没必要为了涨粉委屈自己”。
在许多吃播博主的评论区里,有粉丝会“点菜”:“某某(博主)吃了这个,也想看你吃。”一些博主表示,为了“固粉”,需要不断尝试吃一些新食材。
刹住“吃奇”之风需多管齐下
2021年4月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对“大胃王吃播”做出回应,明确禁止新闻媒体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但如何才能刹住这股病态“吃奇”之风呢?
“低俗的吃播乱象成为困扰直播行业做大做强的隐患,网络直播行业的风清气正必须多管齐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需要从立法、执法、守法三个层面建立立体的合规治理体系。
近年来,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到网络主播应当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等不良现象。
“‘低俗’的具体边界在哪?这在法律层面还没有给出明确、清晰的定义,导致执法部门对于一些‘擦边球’行为难以把握是否违规。这也是未来立法和监管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的方向。”孙佳山表示。
孙佳山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建立综合执法联席机制,开展各类专项行动进行集中整治,通过清理一批黑灰产,处置一批违法违规的账号和平台,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近来,不少博主注意到,一些涉及罕见动物的短视频会被平台限流,或者被强制下架。
“对平台而言,应当通过技术和管理双重手段加强内容管理,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孙佳山说,“博主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当行为不仅会让自己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丧失信誉,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变味吃播”何时休
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烹食大白鲨或属个案,但类似猎奇“美食”却并不鲜见。这些内容往往不以烹饪手法的高明和食材的美味取胜,而是依靠足够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博取观众关注。去年5月,就有食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法螺”的美食博主被依法刑事拘留。教训并不遥远,为什么还有人以身试法?一些吃播博主一味追求食材的新奇稀有,借此刺激观众的猎奇心理,甚至打法律的擦边球,可能还是出于对流量的焦虑。踩线越界的现象频发,暴露出部分吃播博主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环保理念的缺失。
问题不只存在于吃播这一细分领域。不少人都曾在直播、短视频平台刷到这样的内容: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大谈金钱至上的人生哲学;声嘶力竭的带货主播,卖力兜售“全年最低价”的劣质商品;以“交友” “陪练”等名义打擦边球的画面,充斥信息流首页……一些网红机构和博主把“色、丑、怪、假、俗、赌”当成“流量密码”,用猎奇的情节吸引眼球,用浮夸的演技挑拨情绪,试图在争议中赚取流量、在质疑中装满钱包,结果是损害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污染了网络空间的环境生态。
纷纷扰扰的乱象,折射出不少网络直播、短视频行业从业者面临的相似困境。高度同质化的内容,暴露出创意的短缺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对于感官刺激的一味迎合,背后是同行间激烈的竞争厮杀和吸粉变现的巨大压力。业内把不同的内容垂直领域称为“赛道”, “赛道”上的博主们以百米赛跑的姿态一窝蜂冲刺向前,却忽视了这可能是一场考验能力和耐力、决心和信心的长跑,甚至跑着跑着忘记了自身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如果一味地什么门槛低做什么、什么有流量发什么,而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也不专注于提升内容质量,就很可能落入“唯流量”的窠臼,导致剑走偏锋。
内容是真正的流量密码,特色是真正的吸粉神器。有人说,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上不缺少博主,但缺少专业又有趣的博主;不缺少内容,但缺少优质而有特色的内容。这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观众的期待。在一些平台上,记录大好河山风土人情、普及上天入地科学知识的视频成为爆款,讲解天南地北特色美食做法的博主受到欢迎,分享平凡生活亮点巧思的直播点赞众多……这些内容的共同点在于真挚的热爱、扎实的功底、有价值的“干货”,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气质和风格特色。可以想见,多一些创新创意少一些千篇一律的模板套用,多一些用心打磨的精品少一些跟风猎奇的粗制滥造,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将更加丰富而美好。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今年4月以来,为期三个月的专项行动瞄准“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呈现乱象,从严整治功能失范、 “网红乱象”、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推动网络直播、短视频行业信息内容呈现面貌实现初步改观。前不久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系统、全面规范了网络主播行为,有助于提高网络主播队伍整体素质,规范行业秩序。加强网络主播职业道德建设,每位从业者都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向上向善,才能让乱象无所遁形,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来源:工人日报、人民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