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曾经是一代人记忆的网红游戏《魔力宝贝》开发了“回忆版”,还没等来众多粉丝的“怀旧”,就先引来了“李鬼”的觊觎。昨天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法治日”,上海市公安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上海公安机关结合“净网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客攻击破坏、 “网络水军”、网上违禁品买卖等网络违法犯罪,累计侦破各类涉网案件3400余起,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安全。同时,警方持续压实互联网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一案双查”,对未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35家互联网企业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努力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魔力宝贝》被复刻
核心代码相似度高达90%
今年7月,徐汇公安分局接到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报案,称该公司受委托开发的一款名为《魔力宝贝回忆》V1.0的游戏,在开发完成、准备上线运营之际,却被其他公司盗取代码并提前上线运营,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据报案公司反映,公司于2020年5月受权利方委托,对一款名为《魔力宝贝》的PC端游戏进行移动端改编及二次开发。今年1月,该游戏代码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并按照游戏行业惯例申请获得了游戏代码程序的软件著作权证书。然而,就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该公司工作人员陆续发现有名为《魔力宝贝怀旧版》 《斗嘻游》的同款盗版游戏先后在不同平台发布,还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引流提供游戏下载并开始运营,导致委托方以市场上出现同类型产品、不符合质量验收要求为由,拒绝支付相关开发款,造成报案公司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接报后,警方将《魔力宝贝怀旧版》 《斗嘻游》和报案公司开发的《魔力宝贝回忆》进行初步比对,发现这些游戏的画面、玩法以及内部游戏程序代码都高度一致。经司法鉴定, 《魔力宝贝怀旧版》 《斗嘻游》游戏代码与被侵权游戏《魔力宝贝回忆》代码去除无效字符后相同部分占被侵权游戏字符数的百分比高达90%,游戏玩家在完成指定游戏任务的过程中涉及的游戏地图名称、行进路线、NPC、获取及使用的道具(称号)、BOSS级怪物及主要场景画面均一致,实质性相似。
据此,徐汇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在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指导下展开案件侦查工作。
专案组在工作中发现,发行和运营《魔力宝贝怀旧版》 《斗嘻游》等游戏的侵权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成于2021年中,从报案公司副总的职位上离职,而他曾是报案公司该游戏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有机会接触游戏的源代码。
以此为突破口,警方经过持续深挖细查,逐步摸清了该侵权案件中的作案事实和嫌疑人员,厘清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身份信息及活动地点。今年8月2日,专案组在广州、上海两地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抓获张某成等8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初步查明:2021年9月,刚刚从报案公司离职的张某成设立了侵权公司并成为实际控制人,为增加营业收入,张某成找到公司投资人张某彤(广州某知名网游公司股东高管),计划开发运营盗版魔力宝贝游戏。两人约定:由张某成从报案公司“挖人”并设法拷贝出游戏代码,由张某彤负责包装盗版游戏并上线推广营收。
之后,张某成以双倍工资从报案公司挖来胡某明、周某远等技术人员,条件是盗取《魔力宝贝回忆》的游戏代码。经过胡某明、周某远等技术人员用两周左右时间在源代码基础上增加无效代码和修改部分变量参数“规避风险”后,2022年1月,他们开发的侵权游戏《魔力宝贝怀旧版》开始上线测试。然而,就在测试第二天,该款游戏就被报案公司发现并要求下架。
不过,侵权公司没有放弃上架这款游戏,而是想方设法“改头换面”上线运营。今年2月,张某成在张某彤的授意下,使用其他游戏的软著和版号,以在外省市新注册公司的名义上架了一款名为《斗嘻游》的手游。该手游除了名称与图标之外,与《魔力宝贝怀旧版》并无二致,是其“换皮”版本。张某成又找来谢某华等人在不同平台上对用户进行引流推广。运营至今,该游戏通过玩家们充值购买游戏道具,已非法营收获利超230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彤、张某成、谢某华、胡某明、周某远等8人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已被徐汇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络游戏犯罪危害网络安全
警方告诉记者,网络游戏犯罪隐蔽性强、迷惑性高、危害性大,不法分子作案手法多、翻新快。
从侦破的案件看,主要类型有:一是侵犯知识产权,一些游戏公司内部员工通过盗取游戏代码,制作山寨游戏谋取暴利;二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游戏漏洞盗取游戏玩家账号密码并贩卖牟利;三是引流诈骗和引流赌博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游戏平台投放违法广告,或引流至赌博平台,或引流至诈骗网站,还有的以低价售卖游戏装备为诱饵骗取钱财。
在一些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如《魔力宝贝》相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中尽管不少人拥有高学历,但对于法律的认识较为模糊。据他们到案后供述,他们原本以为侵犯著作权只是涉嫌民事纠纷,最多赔钱了事,因此大肆作案。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警方表示,将持续打击网络游戏行业内通过不正当手段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牟利的个人和公司,切实保护权利方合法权益,维护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如发现己方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请及时向警方报案。
据悉,针对一些网络游戏中存在违法有害信息,可能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上海警方集中开展了专项打击整治,坚决打击各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涉网络游戏类违法犯罪,累计破获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8名。同时,警方全面排摸青少年使用频繁、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网络游戏平台,累计排摸检查网络游戏平台890家次,对于含有违法有害信息的52款游戏责令限期整改。
针对部分具有“房卡模式”的棋牌类游戏容易被利用进行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上海警方要求平台对玩家注册账号实行严格的实名认证要素核验和管理,累计排摸150款棋牌类网络游戏,重点约谈19家企业。其中,有6家企业共26款棋牌游戏主动取消“房卡模式”,有11款棋牌游戏下架,其余全面落实实名制规定。
打主动仗下先手棋 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公安网安部门聚焦网上突出违法犯罪和各类网络乱象,坚持打主动仗、下先手棋,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风清气正网络空间。针对利用黑客技术手段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警方重拳出击,追源头、挖内幕、一查到底,侦破了利用网络游戏漏洞盗取用户账户密码等一批违法犯罪案件,捣毁一批攻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织、团伙。
针对“网络水军”乱象,警方以截断流量链、斩断产业链、打击利益链为目标,依法查处了一批操控网络账号制造传播谣言的“网络水军”操纵人,捣毁了5个以牟利为目的、组织“网络水军” “刷量控评”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
针对网上销售违法违禁物品,警方部署开展专项集群行动,聚焦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买卖违法违禁物品的行为,深挖违法犯罪线索,有效化解可能引发故意伤害、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案件的风险隐患,累计侦破相关案件59起,查处相关人员90余人。
上海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整治违法有害信息突出的网络应用服务以及被用于违法犯罪的各类网络服务,促进互联网产业和生态健康有序发展。在清理网络违法有害信息方面,警方健全网上违法信息处置机制,对互联网企业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压实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第一责任”,督促企业持续、集中开展自查自清工作,源头防控违法有害信息,共屏蔽清理涉血腥暴力、黄赌毒等违法有害信息285万条,指导本市各互联网平台封禁违法违规用户账号4.6万余个,并对11家未采取违法有害信息屏蔽措施的企业予以行政警告。
同时,上海警方深入贯彻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在开展网络犯罪案件侦查时,对案件中涉及的企业同步启动监督检查,依法严查严处相关企业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百日行动”中,警方在侦办一起刑事案件时循线查清了涉案管制刀具的来源,随即依法查处售卖该刀具的网络平台;在侦办一起组织赌博案时,依法查处了为赌博提供网络平台支撑的涉案企业,切实从源头上铲除犯罪的网络“土壤”。
此外,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建立互联网安全法律服务专家委员会,以上海市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会为桥梁,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法律公益服务,携手企业共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