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近期上海启用“随申办”“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截至9月17日已收到17.4万余人的信息填报。市大数据中心注意到,有部分人员在来沪返沪前没有进行信息填报。对此,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迎风在昨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如果因漏报、瞒报、谎报,造成了疫情传播,有关人员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刘迎风表示,当前,上海正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请广大市民继续支持这项工作,来沪返沪时请详细、准确地填报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支持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如果因漏报、瞒报、谎报,造成了疫情传播,有关人员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后续还将迎来“国庆”长假,人员流动频繁,本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
发布会上,针对来沪返沪人员,尤其是国庆长假来沪返沪人员,市卫健委建议:倡导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省市出行。乘坐飞机、火车、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防疫要求,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旅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对国内涉疫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本市对国内涉疫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如对7日内有疫情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日内有疫情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做好健康监测;在沪期间,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后续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及时就近前往具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行史。
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