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友敏
“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地区,上海同时也承担着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任,到2023年,上海将建成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在近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上海教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的发言,掷地有声。明年建成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的信心背后,是近年来上海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一项又一项扎实的成果。正因为背后推动力、凝聚力越来越强,“教育+数字”深度融合的未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为上海教育系统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成果展示之一,本届教博会以“数字新时代 教育大未来”为主题,从“立德树人”“兴教赋能”“惠民智治”“创新策源”四个维度切入,通过集线上展示、虚拟体验、直播论坛、实践活动于一体的展会形式,多视角地呈现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果。
助力“双减”教育地图
展现上海特色育人成果
本届教博会中,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2.0版”正式上线。历时3年打造的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包含近50张教育主题地图,覆盖从0-3岁到终身教育各类主题。今年新增“教育数字化转型地图”和“助力‘双减’教育地图”两大类主题,观众进入教博云城的“云地图”板块,轻触指尖就能随时随地直观、生动、立体地了解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各类教育的新特色、数字化转型的新探索、助力“双减”的新基地。
记者注意到,“助力‘双减’教育地图”包括“双减”15分钟教育实践地图、上海市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地图、上海市中小学校入学查询地图、上海市学校体育场馆开发地图、上海市学生主题研学实践路线地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地图、长三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图、长三角劳动教育基地地图等,便于观众查索,还在“云展馆”中展示反映各校的特色案例。
点开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该校的“快乐活动日”课程——“自助式课程”展现眼前,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伙伴、选择空间……充分满足儿童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的要求。学生在参与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交际能力、时间内能力、创新能力。“自助式课程”每周五下午开展,主要包括六大类别——益智类、语言类、巧手类、运动类、科技类、艺术类,如艺术类有金百灵合唱队、琵琶、古筝,运动类有击剑、足球、软式棒球,益智类有将棋、桥牌、乐高,巧手类有车辆模型、彩泥、剪纸,科技类有头脑奥林匹克、数位版画,语言类有金话筒主持、E-LAND等,实施二至五年级混龄走班制,一年级点班教学教师走班教学。
首次展示教育应用场景
树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选择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后,再完成入园晨检,收到一份一切正常的晨检报告,你就可以操纵摇杆进入校园。本届教博会,爱博果果幼儿园用数字化交互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一把该园的数字化转型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园,爱博果果幼儿园在不断寻求信息技术与幼儿培育场景的融合创新,探索以突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主体,以“保教结合”的核心任务为主线的幼儿园数字化平台建设。
在幼儿健康管理模块,爱博果果幼儿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幼儿健康管理场景——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幼儿健康数据。每天清晨,孩子通过人脸识别入园,自动测量体温,完成入园及体温记录,信息进入幼儿个人的晨检界面,保健老师在完成“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流程后,可以一键记录晨检结果,完成晨检数据收集。如果孩子需要请假,或者来园需要老师重点关注的,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请假、服药、特殊关注、特殊餐点的申请。在班级教师和保健教师确认后,晨检数据就合成了出勤、晨检、全日观察、特殊关注、缺勤跟踪等汇总分析。通过平台分别推送给园长室、班级老师、营养室、家长,以便相关条线和人员开展个性化的全日健康观察和指导工作。
这一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了孩子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健康数据全过程、伴随性记录采集。同时对健康管理的工作流程都进行标准设计,通过实时监测和科学筛查分析孩子的健康数据,形成多维度、综合性、过程性的健康发展评价,建立实时联动协同的分级管理和预警,也为孩子个体、幼儿园持续改进健康管理工作和保教实施策略提供更科学、精准的依据,打破家园沟通界限,实现了更加便捷的管理流程、更加通畅的实时沟通和更加智慧的健康管理。
此外,随着多元阅读特色课程的深入研究,爱博果果幼儿园依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了“可听、可看、可玩”的阅读环境,探索立体、互动、多元的阅读方式,为幼儿创造开放阅读生态空间。数字化多元阅读图书馆里,标签识别让图书信息快速导入与分类,实现了人脸识别的自助借阅、评论互动和数据分析功能。同时通过幼儿借阅行为和兴趣分析,帮助教师、家长和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兴趣、领域、主题实现一键智能选书,并对幼儿园整体藏书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评价。
该园开发运用的无屏平板“小蓝”,在保护幼儿视力的同时,记录分析幼儿阅读数量、时长以及兴趣点,并与二维码联合,让幼儿无论在幼儿园的哪个角落,只需拿出平板扫一扫,就可以让园内图书、花草树木、玩具材料等在数码设备上动起来。
本届教博会首次展示了上海多个类型的“教育应用场景”,从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的优秀案例中遴选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在展会期间,除了爱博果果幼儿园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智慧幼儿园建设,还能看到:复旦大学“一厅N平台”的“一网通办”精细化管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交我算”平台研制数字基座、建设云上教学实践实验室;同济大学5G+AI“三全育人”智慧教育新模式;卢湾一中心小学通过无感知物联网等技术建设的未来智慧校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创新实验室;延安初级中学的AI赋能学校体育素养评价机制;闸北第八中学数字化实验系统;南湖职业技术学院5G+XR汽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在“云体验”板块,观众动动手指便能体验“更智能化的学习”。同时,“教博云城”还升级虚拟体验的终身学习服务,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便捷体验教育“随申办”、开展“在线人文行走”,遍游“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在线体验基地”。
勇立潮头敢为先
做教育数字化转型先行者
2021年8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上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同年11月,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2022年3月,市教委出台《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这些为上海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革命性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坚持“育人为本”“整体推进”“全面赋能”“多元协同”“安全稳妥”五项基本原则,力争到2023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一批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示范场景。
一年多来,上海以数字技术兴教赋能,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推进教育新基建,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环境;打造教育数字基座,赋能各类教育应用发展;推进教育评估数字化,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创新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满足多元教育需求;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社会建设。
目前,上海共有6个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试验区(虹口区、浦东新区、黄浦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1个“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闵行区),以及3个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长宁区、宝山区、徐汇区)。上海市级层面和各区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生动实践、特色经验与成果案例集中亮相“教博云城”,助力共建泛在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为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思考与借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