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综合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举办“防范金融诈骗”法制科普讲座

本文字数:1155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日前,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举办了上海市社联第21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系列项目——“防范金融诈骗”法制科普讲座。本次讲座聚焦“防范金融诈骗”主题,采用腾讯会议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宣讲。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公安、检察院、社会公众和市民代表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监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原纪委副书记许慧诚;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晓明;上海衡御正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主任律师、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欢奂等20余人在现场线下参加讲座。讲座由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吴弘主持。吴弘表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事关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事关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市民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为己任,把防范金融风险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目标。研究会在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中,主动迎难而上,坚持深化金融法制服务民生领域不动摇,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安全、便捷为突破口,推动广大群众金融安全获得感持续提升,增强市民对金融法制助力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坚持金融法制知识宣传与风险教育以点及面、纵向潜深,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新宣教格局,统筹规划集中性金融法制知识普及活动。

本次金融法制科普讲座邀请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第三检察部吴菊萍副主任、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林植,分别围绕“如何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防范金融诈骗,公安在行动”作主旨宣讲报告。

吴菊萍检察官,围绕“防范金融诈骗,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主题,从非法集资主要表现形式;防范非法集资主要措施;金融诈骗主要表现形式;防范金融诈骗主要措施四个方面,为社会公众和市民讲授防范金融诈骗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宣讲,揭露了金融诈骗犯罪分子的新手段、新动向,帮助社会公众和市民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识别陷阱套路,保障合法权益。

林植警官则围绕“防范金融诈骗,公安在行动”主题,结合办案实际和典型案例,就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金融诈骗情况,与社会公众和市民交流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金融诈骗,揭示了现实中金融诈骗的常见形式;什么是非法集资,怎么区分合法集资与非法集资,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什么是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犯罪的四个特征;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和市民的资金,达到非法集资目的,通常采用的四种手段;解答了社会公众和市民常见的有关金融理财产品的10个误区;并就如何防范金融诈骗,避开金融诈骗陷阱,提出了“三看三思三不要”的防范举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6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举办“防范金融诈骗”法制科普讲座 2022-10-21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