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荔
前一段时间关于“婴儿水”的讨论颇为热闹,消保委测评了一些带有“适合婴幼儿”或是“适合孕婴”字样的品牌饮用水,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些产品的成分与普通饮用水没有显著区别。一时,“婴儿水”徒有虚名,只是商家炒作出来卖高价的结论让不少人感叹“又交了智商税”。
其实,专为孩子打造的饮用水不是没有,只是少,或者说还没有一个硬标准去界定、划分,所以给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而实际上,徒有虚名的又何止“婴儿水”,吃的、用的、玩的……只要打出“婴幼儿专用”“专为儿童设计”口号,就有家长趋之若鹜。更适合儿童口味、更方便孩子吸收、更针对幼儿肤质……作为一个过来人,也曾经不止一次被这些宣传口号吸引,直到现在孩子的不少用品选的还都是“儿童专用”。
希望孩子吃的东西里添加物少一点、口味清淡一点、营养丰富一点;希望孩子用的东西里化学物质少一点、人工香精少一点、防护或者清洁功能好一点……想保护好孩子,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这是人之常情。可谁能料到家长们本能的爱与关心最后都成了商机。
早在“婴儿水”之前,“宝宝专用”调味料类产品就一度“深入人心”,但仔细看一些“宝宝酱油”“宝宝专用盐”产品的配料表就会发现,它们和普通调味料相比可能就是钠含量低一些,其他没有太大区别。有些商家甚至只是在包装上花了点心思,成分上“一如既往”,价格却要翻好几番。
再往前数,在我们童年时就热销的“儿童牛奶”如今看来就更过分了,口味是更受孩子喜欢了,可是那么受欢迎的原因是白砂糖、香精等带来的“甜”。从成分上来看,儿童牛奶则未必像宣传的那样“营养价值更高”,蛋白质、钙质等成分其实与普通牛奶差不多。能老老实实做到含量相当还算是好的,就怕有些商家玩套路,明明是差不多的成分含量,却在配料表上做手脚,猛一眼看上去营养成分的量是高了,可再仔细换算一下就能发现猫腻。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功能尚不完全,当然需要加倍呵护,有些物品也的确需要“宝宝专用”,比如衣物、洗护产品等。但踩过的坑多了就会发现,“儿童专用”并不一定就与更安全更健康划上等号。“儿童专用”的理念当然是好的,但还是要用在正途上,相关产品必须得有相应质量标准可依据,千万不要空有噱头,被商家们玩成了糊弄家长的“伪概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