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冬季的脚步声在最后一缕秋风中,已隐隐可闻。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霜降三候
一候 豺乃祭兽
霜降时,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就像是在“祭兽”。铺开猎物,是他们感恩自然馈赠的仪式。
二候 草木黄落
无边落木萧萧下。仿佛在一夜之间,金黄便铺满了整座城市。脚踩一片金碧辉煌,头顶一方晴空万里,本就是一场舞蹈。
三候 蛰虫咸俯
临近立冬,曾经活跃的虫类都垂头不食进入冬眠,不见了踪影。
进补时节
古语有谚,“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秋补可食羊肉、兔肉和栗子等。被霜“打过”的蔬菜、水果,如菠菜、冬瓜、葡萄等很甜。晚秋天更冷,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人们认为此时进补,能达到滋养脾肺的效果。
民间习俗
吃柿子
“霜降吃丁柿”
这时节正值柿子成熟之时,霜降时节吃柿子,能增强人的免疫力,而且还能补筋骨。吃不完的,做成柿饼。色泽金黄,柿面粘甜,极美味。
赏菊“霜打菊花开”
这一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民间会举行菊花会,赏花饮酒,泼墨赋诗,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霜以杀木,露以润草”。古人觉得,露是润泽,是赐予。而霜却是杀伐,是惩戒。
我们以凌霜傲雪形容性情的坚韧,以饱经风霜形容岁月的磨砺。
故草木不经霜雪则枝杆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
历经人生大起大落的苏东坡,自“乌台诗案”深陷牢狱起,到三次流放贬谪、半生流离于苦寒荒蛮之地,饱含了人生的风霜,但却以旷达胸怀和坚韧意志,在诗、词、散文、书、画乃至为官从政上,成就了人生的绚丽繁华。
生命有风骨为底气,霜降于他,自然是山头斜照相迎,萧瑟了然无痕。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人生何处不风霜,莫道霜来紧。且看霜叶红、柿子甜。
愿你拥有一颗豁达的心,从容地穿越春秋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文明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