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非
本报讯10月22日,由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和WTO法研究中心承办的“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2022年年会”举行。本次年会主题是“新形势下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法治引领与保障”,会议围绕“为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背景下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的重点问题”和“为构建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新的目的地的法治问题”两个议题展开研讨。
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教授表示,需要建立服务贸易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周期来设计系统化的规则体系。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大小不仅仅由负面清单的长短决定,还由该服务行业是否是集成化的开放所决定。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曾加教授在分析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临港新片区金融法律体系将更趋完善,跨境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索,跨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更趋多元化。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许凯教授分析了加强商事争端等领域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可行性,建议依法设立国际商事法院,贯彻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原则;合理界定管辖围届,放宽协议管辖成立要件;立足上海司法审判实践,厘清国际商事案件边界;借鉴经验与开拓创新并存,接轨国际商事审判新规则。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表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内容。他建议,实践中要做到条约适用的类案同判;建立人民法院国际条约使用的条约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条约适用疑难案件司法制度。
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邓杰教授认为,打造国际海事仲裁中心的通行制度与经验借鉴,可参考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海事仲裁中心的成功经验。
上海打造亚太海事仲裁中心所需要从推进《仲裁法》修改、推动浦东新区仲裁法规出台、推动(海事)仲裁机构制定完善海事仲裁规则方面提供制度供给和法治保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