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非
日前,全国各大法学院校陆续发布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各校发布的相关博士招生信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仅招收全日制博士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新增刑法招生方向;报考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的考生则须提交读书报告。
人大法学院仅招收全日制博士生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招考继续采用“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yz.chsi.com.cn,将于11月1日10:00正式启动,截止到12月10日17:00。
据了解,“申请-考核制”模式是考生报名后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由法学院组织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集体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核阶段,综合考核阶段综合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人大法学院2023年仅招收能在学习期间(博士基本学制四年)全日制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外,一般录取类别为“非定向”。
此外,考生须于11月10日10:00-12月10日17:00前登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注册填写相关信息并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并须于12月10日前(以当天邮戳为准)通过EMS或者顺丰快递将申请材料邮寄至法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17,博士招生老师收,010-82509231,邮编:100872)。
交大凯原法学院拟招人数略减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发布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和招生专业目录,拟招收26人,与去年相比减少5人。
今年仍继续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较往年新增了全日制刑法方向。
考生须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凯原法学院2023年招生报名系统第一批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11月30日,第二批预计为2023年3月15日至4月15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日制考生如学院于第一批名额招满,将不再接收第二批报名;非全日制考生请于第二批报名,将于第二批组织复试。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及材料提交后,应于11月30日前向凯原法学院教务办公室寄(送)达以下申请资料,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102室“博士招生工作组”(邮政编码:200030;电话:021-62934340);逾期未寄送纸质申请材料视为放弃报名。
北大法学院个别专业要求读书报告
202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将继续采用“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报名网站为北大研招网,网上报名时间为截止至11月28日17:00。
在北大法学院发布的“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中提到,凡是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独著或第一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此外,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所有考生必须至少具备一个法律专业学位。
考生网报成功后,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还须将相关纸质版报名材料于12月5日17:00前寄(送)达至: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107室(仅接受EMS/顺丰快递,封面请注明“博士申请材料”,收件人:博士生教务老师,联系电话:010-62757184)。逾期送达者将视为报名未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的考生,报名时除依照《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的规定提交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报告(中英文皆可)。读书报告内容自定,引用已发表研究成果(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应当遵循学术规范和引证规范,报告最后应当给出推荐延伸阅读的文献目录。
截至发稿前,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几所政法高校尚未发布博士招生相关信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