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短短1年多时间里,产自居民区小作坊的假冒“爱马仕”竟能累积440余万元价值。近日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被告人翁某甲、翁某乙、邹某某被杨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获刑3年6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在本案的查处过程中,黄浦检方同时一并追诉了翁某甲上游生产工厂及下游进购销售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分别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定罪处罚。
翁某甲于2017年起,租赁广州市某小区内一室作为作坊和仓库,伙同其女儿翁某乙,并自2020年初起雇佣邹某某,未经商标权利人授权或许可,接受客户订单,从事假冒铂金、康康等爱马仕系列注册商标的包具的定制委托生产、批发及零售业务。其间,所定制生产销售的假冒爱马仕系列商标的包具的款式、数量,由翁某甲依客户订购要求具体确定,皮料、五金配件主要由翁某甲购买并提供给其联系合作的韦某甲、韦某乙或李某(均另案处理)等人开设的工厂进行剪裁、制作及装配,最后再由翁某甲以定制购置的带有爱马仕商标的防尘袋进行包装,快递发货给相应订单客户。翁某乙于其中主要帮助从事接受客户订单、收发货款及跟单记账等工作。邹某某主要帮助进行收发货品,产品五金件装配,以及将有瑕疵的货品外送进行修补上色等工作。
经审计,翁某甲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共自韦某甲、韦某乙、李某等人所开设的工厂处定制生产的假冒爱马仕系列商标的包具,合计价值440万余元;自翁某甲处查扣的假冒商标包具合计价值19万余元。
黄浦检方表示,侵犯商标类犯罪案件往往呈现犯罪环节多、犯罪链条长、组织分工细的特点。办案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上游非法制造生产和下游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予以进购销售的人员,均依法予以追诉,做到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应追尽追、全面惩治。
另据黄浦检方召开的“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披露,2021年该院受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案件数和人数分别是2020年的2.4倍和2.1倍。其中侵犯商标类犯罪约占8成案件数量,且跨区域犯罪频发,犯罪产业链日趋成熟,各环节深度分散隐匿。犯罪主体以共同犯罪为主,单位犯罪增幅明显,而互联网仍是知识产权犯罪高发领域。对此黄浦检方表示,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创新秩序和司法秩序,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办案质效不断提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