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小叶子”闪耀进博

“四叶草”享受最好的“光合作用”

本文字数:2821

来自全市40所高校的3591名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每天迎着朝阳开启进博服务之旅,踏着星光返程休整。 本版摄影 记者 王湧

□记者  陈友敏  夏天  陈颖婷

长夜尽,日初升。11月5日-11月10日期间,来自全市40所高校的3591名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每天迎着朝阳开启进博服务之旅,踏着星光返程休整。没有叫苦,没有喊累,“小叶子”们将早出晚归作为荣耀,将脚上水泡视为勋章。享受奉献的苦与甘,体悟成长的痛与乐。

当五湖四海的宾客近悦远来,这些青春洋溢的“小叶子”们用微笑与问候送上第一缕“四叶草阳光”,用志愿服务给“四叶草”带来最好的光合作用。

“能帮就帮,敢做善成”

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全力以赴

从6号门步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黄倩仪正驻守在这条路线上的咨询处,为往来参展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从广西来到上海求学的第一天,当我带着重重的行李站在没有电梯的地铁口犹豫时,旁边的一位好心人二话不说就帮我把行李拎下了楼梯。”陌生人的善举给这个来自广西南宁的壮族姑娘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让她产生了“我要用我的行动,为这座城市做出奉献”的想法。为此,她投身志愿服务,用超5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践行着家乡“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

除第二届进博会把脚摔伤以外,第一、三、四、五届进博会陪伴着黄倩仪从本科到研一,从“小彩虹”到“小叶子”再到“小叶子”讲师团的一员。

首届进博会期间,黄倩仪作为城市文明志愿者“小彩虹”服务进博,在虹桥机场T2航站楼接待国内外旅客、为旅客提供引导和疏导人流。

“当我知道首届进博会招募志愿者‘小叶子’时,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所以我报名成为了一名‘小彩虹’,在‘四叶草’之外,服务进博。”回忆起第一次和进博会的接触,黄倩仪记忆犹新,“每天早晨6点出门,乘坐9号线从松江大学城站到七宝站,接着转乘虹桥枢纽4路,路上单程通行时间近2小时。虽然辛苦,但我知道,我和进博会的距离拉近了。”

从第三届进博会开始,黄倩仪从虹桥机场走进了“四叶草”,从“小彩虹”变成了“小叶子”,连续两届作为“小叶子”中的一员继续服务进博。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她在展馆内16米层中央环岛南侧咨询岗负责现场引导咨询,在第四届进博会,她主要负责食品与农产品展区的嘉宾联络接待工作,以及第五届展位预定办公室的咨询解答。这一次第五届进博会,她升为“四年级生”,担任“小叶子讲师团”成员传授服务经验,并在会场西登录厅的现场引导咨询岗位进行志愿服务。

早上八点迎接最早一批到来的宾客,直到场馆闭馆宾客离场才能离岗。“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8点回到学校后,还要完成作业、准备论文,往往11点后才能休息。”黄倩仪坦言,“会觉得辛苦,但志愿服务带给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都是满满动力。进博会对我来说就像每年相见的老朋友,不止今年,希望在研究生毕业前的明年,后年都能与进博相会。”

从广西来到上海,黄倩仪通过每一次志愿服务走过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既看到了上海的都市繁华,更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包容。“通过志愿服务,我学会用更柔软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暖的心去生活,我的志愿初心就是希望能把我感受到的温暖和善意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去传递给更多的人。”

“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奋进进博更觉干劲十足

在“记者大家庭”新闻中心里,也有不少“小叶子”穿梭其间,为记者提供服务。当这些“小叶子”遇到问题时,来自东华大学统计学专业大三的胡凯悦,作为媒体保障岗联络员,就得肩负起“大管家”的职责。

每天早晨5:05,放在床下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叫醒正沉浸在睡梦中的胡凯悦。睁眼、坐起、下床、关闹钟……一系列动作做下来,胡凯悦已彻底醒神,“每晚睡前,把手机放在床下的桌子上,就能确保自己准时醒来。”

从早上7:30上岗,再到晚上9:00清场后离场。“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联系车辆、安排餐食、优化排班……在新闻中心我需要为每一位‘小叶子’解决问题,虽然足不出新闻中心,但是也能日行超2万步。”

结交新朋友、拓宽自己的视野、接触很多新鲜领域……成为一名进博会志愿者,胡凯悦收获满满。“学习时题目做不出来,会让人很受挫败。在新闻中心,‘小叶子’们碰到的每一件问题我都能寻求到优化方法,这让我干劲更足。”

昨天是第23个记者节,胡凯悦用一枚印章为记者们送上了一份独特的礼物。

“这枚印章分为两部分,顶端是篆体的‘记者节’,底部是‘四叶草’。”胡凯悦介绍道,“这是一枚随形章,一般钤于书画的起首,希望各位记者老师妙笔著华章。”

除了这枚记者节印章,胡凯悦还向记者展示了另一枚进博会印章——“四叶草”的图案中,写上了一个大大的“5”。“在篆刻数字‘5’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篆体,而是将之刻成了阿拉伯数字。就像进博会一样,这枚章是开放包容的。”

胡凯悦和篆刻缘起初一的美术课,从此,一方方印章,成了他表达想法的媒介。去年的花博会期间,作为一名“小白鹭”,胡凯悦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小白鹭”的口号“聚花博燃青春”。今年,成为一名在新闻中心综合保障组工作的“小叶子”的胡凯悦,用一枚进博会印章和记者节印章,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进博印记。

万名志愿者服务进博  物资保障稳定丰富

“感谢您积极参与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城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本届进博会召开期间,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联合开展第五届进口博览会关爱慰问志愿者活动。

“上海志愿者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和李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推动文明实践,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贡献力量。提醒志愿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注意个人防护,以更优质的服务营造更加美好的环境,助力办成一届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博览会。”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郑英豪对志愿者代表说。

据介绍,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活动,立足国展,提供各类日常志愿服务和进口博览会城市文明志愿服务。

据悉,今年在全市各区域、行业和城市副中心布设492个进口博览会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岗),292支专项志愿服务队,截至11月5日,累计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第五届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项目517个,万名志愿者围绕党员先锋、美丽家园、平安守护、暖心微笑、文明风尚等五大行动,开展疫情防控、交通文明、游客咨询、秩序维护、环境保护、医疗救援等各类志愿服务。

丰富、稳定的物资保障是关爱慰问志愿者活动的有力支撑,此次活动获得了各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寿全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总价约100余万元的物资保障。

与此同时,各区、委办局文明办,各区志愿者协会,各市志愿者协会直属志愿服务总队、市级志愿服务基地以及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也陆续开展了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慰问志愿者活动,为广大进口博览会志愿者送去关爱和温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A02“小叶子”闪耀进博 2022-11-09 2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