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知产保护、法治环境、生态环境等案例入选IP SHANGHAI最佳实践榜

本文字数:1083

□记者  夏天  陈颖婷  陈友敏

本报讯  不断强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加完善的法治环境、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昨天,全球IP SHANGHAI全球传播企业案例最佳实践榜在第五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中国首个以城市IP为主题、以企业发展为案例的大型全球传播案例征集活动。这些各具代表性的企业案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民城市”建设的主题,通过企业视角,生动展现上海过去10年在经济实力、文化建设和百姓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示这座城市在生态、绿色和环保领域的切实成果,体现这座城市的温情、温馨和温度。

据介绍,首批入选榜单的50个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优秀实践案例,包括扎根上海、长期发展的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包括27家进博会参展企业。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沪加大创新投入,建立研发总部和创新加速器,充分利用上海聚合创新资源的有利条件,让更多的“上海创造”能够“走向全球”。比如,全球最大家族制药企业、德国公司勃林格殷格翰成为上海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建伙伴,充分发挥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合同开发与生产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赋能本地创新药物走向全球。

从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项目、到先进低碳环保材料的研发、再到零碳工厂改造,企业正在推动生态产业链的拓展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比如,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供应商、德国企业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落户上海,成为上海化工园区内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积极助力下游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并在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中拔得头筹。

通过更深入地融入基层社区,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市民生活的公益活动,满足人们对美好品质生活的需求。比如,照明行业龙头荷兰企业昕诺飞在上海启动欢迎“光”临项目,在“城市·居民·灯光”的大背景下,以地标建筑为载体展示如何通过点亮城市商业,提升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和宜居性。

受益于更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更加完善的法治环境、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各类企业纷纷以更高的热情融入这股开放浪潮,进一步兑现“在上海、为全球”的承诺,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建成集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车等为一体的全球汽车产业链,在海外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3大研发创新中心,伦敦、慕尼黑、东京3大设计中心,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生产基地及KD工厂,100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和180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A03知产保护、法治环境、生态环境等案例入选IP SHANGHAI最佳实践榜 2022-11-09 2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