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夏天 陈友敏
佩戴进博会证件,参会者就能无感知不停留地进入“四叶草”,各类车辆也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展馆区域找到最合适的停留点。一张看似普通的证件卡片,其实背后蕴藏的是一系列复杂系统工程的结果,也是一个国际最高等级展会实现安全、顺利、平稳运行的最基本保障。日前,记者来到上海市公安局驻国家会展中心前方安保指挥部证件管理组实地探访。据悉,截至目前,已完成制作发放人员证件42万余张。
证件融合无感知、不停留、可追溯
证件管理组主要负责制定进博会证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技术标准,并做好展会证件的设计、受理、审核、制作、发放、系统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做好申领办证人员的审查和车辆证件的抽查工作;制定证件申领、发放工作规范,并开展相关人员培训。督促相关单位做好证件生产、运输、销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会同进博局注册中心以及相关单位做好证件发放等工作。
证件管理组负责整个展会证件从卡面设计、制作、发放、系统开发搭建布设及检验的全过程。证件管理是运营管理的载体,也是安保工作关键防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证件管理组通过精简证件种类、提升制证效率、缩短验证时间,主动服务,提供便利,为进博会证件管理的有序推进全力以赴。
在前四届进博会的基础上,证件管理组组织技术力量,推进优化证件融合平台,使证件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模式化,并以融合平台为基础,实现证件复用模式,提升系统承载,连接测温仪器,实现后续管理拓展,承载多维化管理模式。同时,设置验证门点位22处、109扇,在红外测温的同时,实现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记录、旅居史“四合一”同步动态比对,做到无感知、不停留、可追溯。
补换证业务“线上”办理
警方于9月23日提前启动制证工作(比往届提前约1周),会同进博局推动邮政部门提前开展证件发放,于10月31日提前完成发证,做到启动早、准备足、把控全。截至11月6日,进博会累计注册人员53.4万余人;人证制发42.4万余张,复用证件4.2万余张,车辆证件制发1.2万余张;寄递证件33万余件。此外,为切实做好因疫情原因影响部分展商进场的情况,主动提出进博局注册系统延长开放至11月8日,动态调整工作模式,车间实行7×24制证,积极做好展会期间制证工作。
10月24日晚上,证件管理组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第二天,有一批“小叶子”志愿者将从高校送往国展中心开展展前工作。但负责运送“小叶子”的大巴司机因故无法工作,因此需要换司机。但从10月25日开始,“四叶草”就实施了凭证管理。按照正常流程,重新审核制证至少需要提前24小时提出申请。面对这一特殊情况,警方特事特办,申请制证加速,赶在司机出发前,将新证件送到。
记者了解到,上海警方积极推动落实补、换发证业务由“线下”转向“线上+线下”办理,参展参会人员可通过进博会小程序线上申请,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进行线上审核,审核通过后制作实体证,并通知相关人员到指定地点现场领取证件,节约了参展参会人员到现场办理补、换发证件的排队等待时间。其间,累计线上审批补换发证723人次,其中审批通过706人。
大数据分析 优化停车“即停即走”
进博会客似云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停车压力。为此,上海警方一方面协调各方资源,内部挖掘,合理规划,增加停车泊位,如北广场增设展商停客区。据悉,整个国展中心区域车位总数较过去增加20%。
另一方面警方还优化停车资源分配。比如今年进博会期间,都推出了单日证。“我们通过对前四届进博会停车的大数据分析,发现有的车证整个会期就来一两天,可能会造成名下车位的闲置。”民警告诉记者,今年展客商都可以通过申请单日证,确保有限的车位最大程度利用,方便了展商和观展者。
据了解,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警方进一步优化国展中心红线内的“即停即走”点位和申请条件,增加了“即停即走”发放对象及申请额度,增加了新闻媒体等人员“即停即走”时间,并充分利用北广场等场地资源,增加停车泊位供给,较往届增加约20%停车位,增设展客商停车区域,扩大临时停靠车辆范围,为参展参会人员就近验证安检入场、快速抵离提供方便。截至11月5日,累计发放“即停即走”车证541张。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