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庭审

破产重整,法治化手段让科技企业重生

本文字数:1063

□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黄诗原

本报讯  一家业内知名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如何保护其专利技术?如何挽救其优质资产?法院如何拯救危困企业重获新生?近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上铁法院)充分发挥破产保护功能,因案施策,成功挽救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让陷于破产危机的企业重返市场,恢复生机。

成立于2002年的华康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各类高科技特种阀门及管路附件,拥有过硬的阀门与材料技术实力,是国内特种阀门制造龙头企业,曾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后受母公司债务危机影响,加上自身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被相关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收到执转破申请材料后,上铁法院进行了审查,于2019年9月裁定受理该破产清算申请,并指定上海市某律师事务所担任华康公司管理人。之后,债务人华康公司以其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上铁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上铁法院在综合考量华康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市场前景等基础上,认为该公司名下拥有多项阀门制造专利,在该领域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且名下还有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较为优质的资产,具有重整价值和拯救可能性,重整更有利于实现债务人资产价值最大化和债权人利益最大化。据此,上铁法院于2021年5月作出裁定,对华康公司进行重整。合议庭确立了市场化、法治化重整路径,指导管理人以公开招募方式引入最优投资人。

同时,为促进管理人制定最佳的重整计划草案,上铁法院多次召开华康公司债权人会议,最终重整计划经债权人分组表决获高票通过。上铁法院于今年1月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内,管理人按重整计划约定清偿各类债权,其中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从模拟破产清算的16.62%提升到了29%,大幅提高了普通债权清偿率。

为完成资产移交,切实解决投资人的融资问题,上铁法院依据管理人申请和相关法规,积极协调,促成华康公司名下土地、不动产等概括性解封,为后续经营提供了良好环境。  (文中公司名皆为化名)法官说法>>>

本案是一起通过破产清算转重整,成功挽救危困企业的典型案例,也是上铁法院积极落实“我为营商添砝码”活动的工作成果。上铁法院积极探索运用破产重整程序这一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让企业脱困重生。在这起案件的审理中,合议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重整价值识别、债权清偿模式、概括性解封财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在切实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帮助华康公司脱困重生,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7破产重整,法治化手段让科技企业重生 2022-11-18 2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