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

——记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校长宓莹

本文字数:1328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这是宓莹一直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从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校长,近三十载时光,宓莹结缘于汇师,扎根在汇师。她坚守着“严谨治校、各科并重、中西交融”的办学传统,用心、用情、用专业守护着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使得这所有着深厚底蕴的百年老校历久弥新。

数学老师的“公园课堂”

“孩子们只有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才会对他们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宓莹深知,一位好的老师,一言一行和人格魅力都可能点亮学生的无限潜能。

1994年她从师范毕业后进入汇师小学,扎根一线教学,竭尽心力把课堂打造成孩子快乐成长的沃土。为了避免数学课过于严肃和枯燥,她常常把数学课“搬”进公园。例如,对于课程要求掌握的关于“测量”的知识,宓莹会让孩子们围坐在一棵百年大树下,启发孩子们计算大树高度的奇思妙想。

“我用放风筝的办法来测算大树的高度”“我用升氢气球的方法”“我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宓莹一直认为,课堂首先要有活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2009年,宓莹正式成为汇师小学的校长。一上任,办学体制改革、两校合并、平稳过渡三大任务接踵而来。面对挑战,她以创业者的姿态,带领教师团队砥砺前行。

在她的引领下,汇师小学从只有1个校区、30个班级的小学,历经两次转制,发展成为3个校区、50个班级、2000余名学生的百年老校,办学质量有口皆碑。

在育人路上寻找合适的人

正因为历经教学最具实战性的岗位,宓莹的办学思想一直坚定而务实。“我一直思考的是‘育人’,在这条路上一定要有育人的这批人,因为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而老师就成了这个过程中的关键。”

2021学年,学校计划招聘教师的数量达到23名。为了找到最好、最适合汇师的老师,宓莹将目光从上海移向全国。利用在北京参加教育部学习的机会,她专门去了北师大,约谈即将毕业,而且有志来上海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她一个个地看,一个个地谈,找到心仪的人选,约来上海,约进汇师,再一个个听课,一个个谈心。扩大了教师招聘的范围,宓莹把更多优秀的人才带进了汇师。

为了成就老师成为更好的自己,她领衔在校内开设青训班,制定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指南,推动开展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在此过程中总结了方法形成了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都成为汇师之所以成为今日汇师的宝贵财富。

80多门选修课挖掘孩子兴趣

新时代下,教育工作不断遇到诸多新挑战。如何充分挖掘孩子各自所长,守护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呢?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加丰富的课程体验,宓莹带领她的课程研发部开发了80余个科目,40多个社团,并形成学校的特色品牌课程,提供了学生从兴趣到特长转化的机会。

宓莹告诉记者,像校本课程“京韵润童心”,本身只是来源于在京剧方面有所特长的音乐老师,用唱京歌的形式打造了一个学生社团,慢慢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而后随着与京剧院的牵手,京剧也逐渐地走进课堂,在此过程中帮助孩子实现了从兴趣爱好到特长的转化,有的孩子甚至于走上专业道路,在小梅花京剧比赛中崭露头角。

宓莹是一位智慧与奋斗精神兼具的管理者,她以自己的智慧与奋斗,践行着自己做好老师的初心,践行着做好校长的誓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 2022-11-21 2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