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及时处理和制止校园霸凌

本文字数:1043

□丁慎毅

针对“鹤壁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11月18日,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教育体育局发布通报称,公安机关接警后已依法受理调查,目前,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局针对此事件已开展校园法治教育,组织心理咨询师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同时,将根据调查情况,对学校相关责任人员予以相应组织处理。(1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2021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学校接到关于学生欺凌报告的,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认为可能构成欺凌的,应当及时提交学生欺凌治理组织认定和处置,并通知相关学生的家长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第四十七条规定:学校和教职工发现学生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长期无人照料、失踪等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依照规定及时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3名17岁女生的行为已经明显涉嫌人身伤害,认定欺凌并不困难,学校在做什么呢?是害怕学校形象受损,还是实施欺凌的学生家里有什么背景让学校害怕?或者是学校习惯了隐瞒?

研究表明,只有21%的校园霸凌案件会报告给老师或学校,剩下79%的校园霸凌都石沉大海。校园霸凌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心理伤害更隐蔽、更长久,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与与人格健全。一些极端案例使受害者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终生生活在恐怖和阴暗之中。

79%的校园霸凌都石沉大海的一大原因,是学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理态度,这客观上起到了包庇和纵容欺凌者的效果。一些学校更多考虑声誉,考虑政绩,只要警方没有介入,都可以当做“不严重”的问题内部消化。于是,当学生向学校反映被欺负时,往往得到的反馈是学校对校园欺凌的漠视,这是比欺凌本身更为可怕的一件事,这会把可以预防的事变成必然发生的事,把争吵变成武斗,把小事演化成大事。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就是这样来的。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已经明确了校园欺凌标准,并从身体、语言、财务、社交和舆论五个方面对欺凌的内容做出规定。这就需要各地教育部门责成学校对照《规定》,将各学段易发生的欺凌事件进行类型和等级的划分,并依此制定“欺凌认证等级分类标准”的相应规范处理制度,让欺凌没有模糊地带,也不留下人为干预的空间。同时,学校还要对“欺凌认证等级分类标准”规范处理制度进行宣传,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让每一次欺凌都被看见,都被及时制止和处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及时处理和制止校园霸凌 2022-11-22 2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