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而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和鲜活载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深化“国沪联动”征询模式,提高立法意见征询质量和效能,日前,长宁法院作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联合在古北市民中心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立法意见征询座谈会。
立法“直通车”开到基层一线
本次座谈会在全国人大、市人大和区人大的支持与指导下,邀请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代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律师代表、法官代表及行政法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计二十余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相关领导全程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长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建坤主持。
虹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全国人大挂职干部袁泉简要介绍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概况。华东政法大学章志远教授对《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的修订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第二十一条中提出,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我们认为可以增加一个款项,就是行政复议机关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通知申请人到现场进行身份核实。”作为第一个发言人,长宁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局行政复议科三科主任科员周娴纹将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与《草案》相结合,提出意见建议。
随后,长宁区公安分局张启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李红亮、虹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周锋、虹桥司法所洪斯磊等5位行政机关代表针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程序适用、处理期间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实践中的操作难点和完善建议。区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陈青东,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君悦律师事务所张伟华,上海康明律师事务所吴新慧3位律师代表围绕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设置、咨询意见的效力等热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崔胜东、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瑶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唐杰英3位法官代表聚焦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有效衔接,对受案范围、决定方式等条文提出了专业看法。最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一处处长毛新民对此次座谈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在形式上,“国沪联动”的联合举办方式充分发挥了两个联系点的各自优势;在组织上,加入专家解读环节有效提升了对草案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同时听取意见的对象代表性强、覆盖面全,流程紧凑、开门见山,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立法意见征询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充分肯定本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效,并表示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将有利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工作更加科学和民主,她希望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国家和地方立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多点联动 让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满载民意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6月长宁法院被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市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该院积极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目标,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通过“搭构架、明职责、建载体、塑平台”,搭建立法机关与基层法官、基层群众的桥梁,做好立法语言的转换器、法治建设的助推器,充分发挥了全市法院系统唯一一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先锋示范效应。
今年7月,就《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以下称为《草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设在长宁的古北市民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和长宁法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职能,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公开征询意见。
与会代表立足《草案》中提到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立法指导思想、政治权利保障、人身和人格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多方面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长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建坤在基层立法点座谈会中表示,希望能征集更多关于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如何强化有效保障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基层的声音、一线司法经验转化为立法建议,促进立法与司法的有效互动,为提升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立法质量作贡献。
据悉,长宁法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经就未成年人保护、互联网审判等司法实践领域凸显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并被立法采纳,如该院提出的“将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人的监护问题纳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兜底保护范畴,建立直系亲属监护为主,其他近亲属、个人和社会组织监护为辅,政府相关部门托底的完整监护人体系”等立法建议得到充分肯定,并被《民法总则》采纳。
六年以来,长宁法院先后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等31部法规提出立法意见与建议350条,其中22条建议被采纳。协助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对《民法总则(草案)》《民法典(分则)》等19部法律提出立法建议187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