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成都多地出现“毒狗”事件的消息在网络热传,引发关注。
律师指出,在公共场所投放毒物本身已属于违法行为;若投毒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受到相应刑罚。
有人疑似毒狗?
“他全副武装,手里拎着个袋子,在东风大桥附近一边走一边撒着一些黄色的‘药粉’。”11月15日一大早,成都市民严女士报料:一个身高一米六左右,佩戴口罩,身着灰色带帽外套的可疑人员疑在沿路“投毒”。联想到近期网传的“毒狗”事件,其可疑行为立马引起了严女士的警惕。
严女士表示,在她的质问下,对方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并加快脚步想要离开现场。在严女士拍摄的视频中,对方躲躲闪闪一言不发。该视频被分享到遛狗群后,养狗人士也很快发出提醒,“带狗狗去遛弯的,千万不要去河边了,这(粉末)有危险。”随后,有人报了警。
记者了解到,近期,类似的可疑物还出现在成都多地。就此记者联系到辖区警方,警方表示将对相关区域进行排查。
有人建“恨狗群”?
到底是谁在投毒?事发后,曾有动保人士卧底本地一名为“揭露爱狗人士的真面目”的微信群发现,300多号人的大群内长期讨论如何毒杀狗狗。
由于目前该群管理严格,记者多次尝试都无法进入。不过记者找到了其中一位“卧底”。他表示,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成员来自各个地方。据他观察,“大多都是在教唆别人”。
那么,群中的人是否和本次网传成都宠物投毒事件有关?他表示自己并不清楚,群中大多数人都不是成都的。
除了这种微信群,记者在网上发现,还存在着一种“恨狗”贴吧。贴吧中,充斥着对宠物犬的排斥言论,其中不少人有着被狗咬伤的经历。“扑热息痛对狗有没有毒,我已经买好了。”“效果不好,给狗吃八粒没走。准备试木糖醇”……
律师称已触犯法律
记者获悉,针对近期市民的集中反映,成都多地警方已对此展开了调查。记者从新都区警方了解到,目前全区已经将这些不明投放物搜集起来,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检验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在继续。”民警表示,相关调查工作也在同时进行,至今暂未接到投毒导致人员伤亡的报案。
另有警方表示,将加大相关区域的巡查力度,发现类似情况将及时依法处理。
对于“毒狗”行为,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表示,在公共场所投放毒物本身已属于违法行为。现投放的毒物,已导致宠物及其他动物死亡,行为人投放的毒物不仅危害到宠物或其他动物,接触毒物的儿童,也有可能误食并可能造成死亡的后果。另外,毒物还可能附在人或动物身上,传播到他人的身上并造成伤害,客观上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如“投毒”属实,投毒人或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
北京东卫(成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陈小虎认为,以投毒的方式毁坏他人财物,可能会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等。
小区、公园等作为居民生活的区域,虽然人数相对固定,但居住人口数量众多;而刑法中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保护的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与财物安全,所以以投毒的方式杀害宠物,该行为不仅涉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还危及到他人生命、健康安全。 (戴佳佳 张芷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