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碰到障碍物会提醒,遇到路口会告知,去餐馆菜单自己点……在上海,视障者只能依靠家人陪伴出行、生活渐成历史,新一代无障碍助盲辅助器具——“智能助盲帽”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昨天据市残联消息,目前全市符合条件的2600位困难视力残疾人已免费适配到“智能助盲帽”,助盲帽担纲“眼睛”使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据悉,今年上海将“为2600名困难视力残疾人提供智能助盲辅具”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事项目明确,本市户籍、18周岁以上且不满65周岁、属于“上海市残疾人精准帮扶补贴发放系统”中困难达到规定要求的持证一二级视力残疾人,经评估与培训后,可免费适配“智能助盲帽”。
市残联非常重视“智能助盲辅具”实事项目的全市推进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适合视力残疾人使用的辅具主要有盲杖、导盲犬、盲人电话、盲表等,品种非常有限。几十年来供视力残疾人使用的盲杖虽经多次改良,从最初的简单木棍,到现在经久耐用的碳纤维杖杆、杖尖会滚动闪光(便于提醒周围的人),但都局限于起到“探路”作用,没有出行引导功能。而这次提供给视力残疾人的助盲帽,既有识别、防撞、信息播报等功能,又有卫星定位、视频导盲功能,为视障者居家或外出提供导盲信息,紧急情况下通过家人或客服人员协助引导,保障安全到达指定地点。“文字识别”功能可以帮助识别并念出眼前的文字;如果把钱放在助盲帽前,它会识别眼前的人民币是多少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