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居民议事建设法治社区、多元解纷优化营商环境……

看社区如何走好普法治理之路

本文字数:3667

社区居民在议事

法治文汇路

“广富林法治牛”文创产品 本版摄影 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昨天是国家宪法日,今年也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本市举办了第34届宪法宣传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日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基层行走进广富林街道,探访这个首批“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多元新型街道的普法治理之路。

西子湾:法治社区多元和谐

“我认为,第三方车辆管理公司很有经验,南面商业街自从他们接管以来,效果是明显的。”“如果管理公司接手商业街就必须对路面进行整修,花费不菲,这部分支出该怎么规划。”……在松江区广富林街道西子湾社区,一场居民议事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区居民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法律顾问、居委会干部则提出参考意见。这样的居民议事会在西子湾社区是非常常见的,不少社区中的“疑难杂症”都是在议事会的民主协商中得以解决。

西子湾是一个大型人口导入型社区,总户数3355户。外来人员多、青年白领多、出租户多是小区的特点,也给小区带来了社区融合、多元需求、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如何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稍”,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是西子湾一直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课题。

每年年底,松江区广富林街道西子湾居民区党总支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商议形成一个“为民实事项目清单”,以清单方式固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的内容通过“需求产生、议题确定、方案论证、表决征询、实施评估”五步法形成,由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四位一体”负责推进,通过周查、月考、季谈、年报常态化机制确保项目推进落地。每月开展一次“四位一体”专题会议,对工作推进情况回顾总结,并体现在物业当月绩效考核中。每季召开一次“幸福家园”智囊团恳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每年召开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通报评议。

西南门是小区主要出入口,路口不大,却承载了小区大约60%-70%的车流量。每天早晚高峰期,进出小区的几股车流在岗亭喇叭口形成对冲,常常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喇叭声、吵架声,乱成一片。“四位一体”及“幸福家园”智囊团经过几番讨论,最终在主通道设置了隔离栏,让进出车辆各行其道,同时,在西侧绿化带开辟出2.5米宽的行人通道,实现了人车分流,让长期困扰居民的道路拥堵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多年来,小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三驾马车”的“牛鼻子”,通过“周查、月考、季谈、年报”“红色物业”机制,力促物业服务品质提升。今年,西子湾要对破损的休闲椅进行微更新,一开始物业请第三方做了一个报价,多达3万多元,最终,大家协商下来,业委会自己在网上买物料,物业公司解决人工安装,DIY自己干,结果不到5000元,就完成了整个项目。

针对停车难、停车乱问题,通过总量控制,阶梯式收费标准、三证合一、违停车三色单信用登记处置机制等一整套组合拳,破解乱停车老大难问题,让西子湾成为全市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凌晨2个消防车可以直达到任何一个楼道的小区。停车难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不足,人为违章等。党总支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在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同时,更关注建立一套合理的自治规则,而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全民参与,在参与中把握症结、形成共识,只有这样,制度执行才有根基和依靠。

文汇路:法治资源多元整合

走在松江大学城文汇路,市民能充分感受到法治的气息。文汇路也在今年入选第三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广富林街道一方面强化硬件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另一方面汇聚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力量,以化解商户矛盾纠纷、提升各类企业主法治意识为着力点全力优化文汇路营商环境。

将有型的法治宣传载体和时下热门的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提升普法的受众面是“法治文汇路”的特色。选址于文汇路自龙源路以东211.8米区域内的“法治文汇路”以图文并茂、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倾力打造“法治‘书籍’”、“法治”石印、“法治牛”涂鸦墙、金色飘带、法治风帆、法治格言灯柱“六大”特色法治主题街景及代表六大法律服务行业的广富林法治吉祥物“法治牛牛”涂鸦。同时结合时下热门的实景VR、“扫码即时学”,同步开启线上浏览,延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我们从一个蛋挞店到现在的西餐店,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法律上的支持。”莉莲蛋挞的负责人张嘉豪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2001年,莉莲蛋挞从澳门带着富有经验的蛋挞师傅来到上海创业,凭借着“香、酥、脆、浓”的点心,莉莲蛋挞深受市民的喜爱。如今直营门店已达60家左右。而位于松江大学城文汇路上的西餐馆“nata&bica”,更是公司的首家旗舰店,标志着公司从烘焙业向“烘焙+餐饮”转型。“我们从营业执照申请到餐馆外摆位的位置都受到了街道的帮助,避免了因为法律上的误区而遭受损失。”张嘉豪表示说。

汇聚多元力量、开展组团式调解、实现化纠效果最大化,一直是街道调解工作努力的方向。7月1日,一场租金纠纷调解会在位于文汇路的双创功能区管理站进行。文汇路某地块承租人某宾馆经营者程某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因与出租方存在历史遗留矛盾,协商租金减免未果。为帮助经营者顺利渡过难关,司法所、派出所、管理站、社区顾问律师迅速开展联合行动。通过走访商铺产权相关方,并与承租户和出租户分别沟通协商,从历史原因出发,从根源上化解心结,经一周组团式调解,双方于7月1日的租金纠纷调解会上正式达成减免1个半月租金的意见,并当场签署减租协议。这份协议明确租金减免的价值取向,而归纳总结的类似案例分析了调解此类纠纷的经验做法,这些均为文汇路同类型产权商铺租金减免树立了一个指导性标准。

广富林遗址:法治文化多元浸润

广富林遗址,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记载着上海的文明和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上海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家园,也是上海彰显文化自信,打响上海品牌的价值所在。

广富林自古就有“金牛之地”的别称。广富林街道传承千年历史,就地取材,通过将松江传统农耕文化中广富林“天牛下凡”的传说与六大法律服务行业相结合,塑造了“法治牛牛”吉祥物形象,并通过公开征名的方式,引导了不少包括大学城大学生在内的居民群众参与,确定了“广广”法治宣传员、“服服”法律援助者、“凛凛”公证员、“法法”律师、“智智”司法鉴定员、“妞妞”人民调解员形象,赋予了法律服务行业从业者鲜活生命,使群众在了解广富林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广富林街道致力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滋养具有广富林特色的法治文化,同时也依托法治文化守护、传承、发扬广富林传统文化。街道一方面依托松江区首家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法院联络处基层联系点,进一步强化调解职能,不仅平稳化解了广富林遗址景区的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同时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第一时间完成无纸化对接流程,打通司法确认信息流转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延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成立广富林遗址公共法律服务室、助力化解各类旅游消费纠纷等,营造广富林遗址公园和谐环境,让法治富林点亮初心,守护广富林遗址,让上海绵延6000年的城市历史再次焕发生机。

近年来,广富林街道深耕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一是挖掘辖区松江大学城、广富林遗址公园等文化符号融入法治元素,塑造“广富林法治牛”形象,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二是以软硬件赋能“法治文汇路”阵地建设,吸引国家及市区媒体广泛关注,成功晋级市级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三是做优“‘广富林杯’—云间法治宣讲员风采展示活动”等普法品牌,举办“法治夜市”增添普法趣味,相关活动报道的网络点击率达20余万;四是创新“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方式,以法治短剧、法治脱口秀等形式打响广富林普法责任制工作特色品牌,连续三年获评区级“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入围)项目。

围绕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两大目标,广富林街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各类人员优势,从社会治理全链条入手,依托线下、线上两张网,筑牢人防、技防两道墙。在居民区,以党支部和居委会为堡垒,汇聚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综合协管员、人民调解员、援助律师、物业保安、楼组长和平安志愿者等力量,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治理网络。在大学城,组建一支近百人的快速反应联合安保队伍,通过指挥控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统一调度,相互支援,守望相助,一呼百应;并与七所高校形成七校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依托调解网络进高校、警保联合巡逻等沟通协作机制,群策群力,合力解决各类纠纷矛盾。在商区和景区,组建平安商户联盟,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新格局。同时,创新“智治”赋能,完善公共场所高清摄像头安装与联网,为“一网统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推进社区智能安防工程和公安微卡口建设,加强对进出小区人脸信息的智能甄别,对重点违法犯罪人员形成震慑;在部分居民区试点安装智能化识别系统,运用于高空抛物、垃圾分类、电瓶车停放、无绳遛狗等场景,实现用信息技术辅助社区日常治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看社区如何走好普法治理之路 2022-12-05 2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