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铸造“大国新材”

——记上海金发汽车材料基础研究技术经理、高级工程师孙刚

本文字数:1384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身为一名汽车新材料行业工程师,孙刚发誓要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成就民族品牌,最终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降本以及技术提升。铸造“大国新材”,诠释“工匠精神”也在他的心底牢牢扎根。

从事新材料行业十几年,孙刚充分发挥劳模和先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总是冲锋在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的最前线,总是啃最硬的骨头,攻克众多新材料行业内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定要为国内汽车材料‘正名’”

“大众汽车只给我们一次实验机会。当时就想,我们一定要为国内汽车新材料‘正名’!”孙刚向记者回忆。

孙刚介绍,为保证美观,现在的汽车仪表板全部采用无缝化设计。设计难点在于,在紧急状态下,汽车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必须严格按照指定位置展开,不允许有材料碎片产生,以免对副驾驶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难题困扰了国内新材料行业很多年。

2020年初,因疫情原因,大众汽车放开了仪表板材料的国产化认可工作。国内某新材料厂商成功拿到国产化项目。

“但是他们在最关键的仪表板低温爆破测试中进行了20几次实验都失败了,大众汽车对于仪表板材料国产化渐渐失去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海金发主动请缨,最终获得了大众汽车的同意。然而,大众汽车只给一次实验机会。

在这个重大挑战面前,孙刚没有退缩,主动请缨要求主导大众仪表板材料核心技术的攻关。他在3个月内阅读了300多篇英文文献以及20本中英文专著,建立了理论模型,进行了几十次材料实验,并与理论模型相互佐证,终于找到了影响爆破的材料关键技术指标。

在大众汽车所给予的唯一实验机会中,成功通过了大众仪表板的低温爆破测试!从而彻底解决了这项困扰国内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并彻底打破了国际新材料巨头20多年的垄断地位。

随后,孙刚又带领团队攻克了汽车内饰材料整车暴晒核心技术难题。2015年至今,孙刚共计获得第一作者授权专利17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攻克了众多新材料行业内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扎根汽车新材料行业十几年的工程师,我非常荣幸为国家汽车产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孙刚说。

弘扬劳模精神  践行“科技报国”

孙刚同志带领团队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他个人也在不断成长,2015年至今,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劳模、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6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并于2017年光荣当选上海市第11届党代会代表。

作为劳动模范,孙刚充分发挥了劳模“传帮带”作用,并成立了“孙刚车用聚烯烃材料专家工作室”,工作室为企业培养新人,为金发科技海外基地输送技术人才,并成功引领了汽车新材料行业技术的发展。

2019年,“孙刚车用聚烯烃材料专家工作室”先后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及“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上海市党代表,孙刚同志深感使命在肩,疫情期间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公司的疫情监测志愿者,并带头缴纳特殊党费支援抗疫。他积极履行任期内党代表职责,参政议政,同时担任朱家角党建服务中心领誓人。

回首过去,扎根汽车新材料行业,十年磨一剑的积淀使他从一个行业新人逐渐成长为行业技术专家,铸造“大国新材”,诠释“工匠精神”是他永远不变的初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铸造“大国新材” 2022-12-05 2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