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2017年至2022年六年间,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10件18人,经审查,提起公诉9件17人,均获法院有罪判决。值得注意的是,近九成案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集中在建筑施工、家装领域。
近日,静安区检察院举行《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案件办理情况(2017-2022)》(以下简称《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得上述信息。会上,静安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忠平介绍了2017-2022年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办理情况、案件特点、存在的问题难点及相应对策建议。
《情况》显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呈现四个特点。
从涉案罪名来看,重大责任事故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类型。受理案件中重大责任事故罪9件17人,占比达90.0%。
从涉案领域来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家装领域。近九成案件与此相关,事故类型主要为高处坠落和触电,占比高达70%。过半事故发生在居民小区,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从涉案原因来看,主要系无资质承揽项目及无证作业引发。八成案件中企业存在违规分包、转包,或者无相应资质和生产条件却违规承揽等违法违规情形。无证作业或指挥他人无证违章作业占比高达94.4%。
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主要为过失犯罪且均系多因一果。案件原因涉及事故单位及施工人员缺乏相应许可或从业资质、施工人员违章或冒险作业、施工时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未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等多重因素。
通过走访调研,检察官注意到,尽管辖区内安全生产事故数总体平稳,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面临着建筑施工与家装领域安全风险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高危作业人员安全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隐患。案件办理中还存在事故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不明确、行刑衔接不到位等难点。
为此,静安区检察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积极参与事故调查夯实案件基础;完善机制,畅通“两法衔接”沟通协作渠道;能动履职,以检察建议促进安全生产溯源治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入剖析、排查事故原因和隐患,针对共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信用惩戒体系,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