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青松 记录:林可依
青松和妻子茹慧曾经整整异地了5年。期间,两人经历过各种情感、健康、心理的考验,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最终随着妻子的返沪,他们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分居生活。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工作岗位的变化,收入的降低,加上高龄生女的生理心理压力,都让茹慧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与之对应的是青松在事业上的节节高升,这更让茹慧陷入了自我否定、无所适从的精神痛苦。
觉察到妻子的情绪,青松放下了蒸蒸日上的事业,陪伴在妻子身边,安慰她、鼓励她,终于让妻子走出了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如今青松的生活平静而温馨,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妻子对姐弟恋心怀忐忑,我决定好好保护、守卫她
我和妻子茹慧是姐弟恋,她大我三岁。那时,我大学毕业不久,被分配到了机关的窗口工作。
我进单位的时候,茹慧已经是工作多年的“老职工”了,她业务熟练,为人又热情,很愿意帮助别人,在单位人缘很好。而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很多事都不是很明白,于是便厚着脸皮拜她为师,她也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两人一个教一个学,相处得甚是愉快。长时间的密切接触中,我慢慢发现自己对茹慧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可是当我大着胆子向她求爱时,却意外地遭到了她的拒绝。但第一次受挫并没动摇我的决心,凭感觉我知道茹慧也对我有意思。于是,我再次对她发起了“进攻”。虽然茹慧还想抵抗,可到底最后还是被我的执着打动了,接受了我的求爱,我们成为了恋人。
在一起后,我才知道了茹慧当初屡屡拒绝我的原因。因为她觉得自己年龄比我大;而且我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她自己只有大专学历;更重要的一点,我在单位里是公认的帅哥,颜值一直在线,而茹慧却长相普通。茹慧担心以后我们两个外表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有一种说法,同龄男女,女人更容易显老,更何况茹慧还比我大了整整三岁,她怕到老了之后她更“配不上”我了。
知道了茹慧的真实想法,我很是心疼她,对茹慧,我从来没在意过她的外表、学历和年龄,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同语言,要谈得来,要心灵契合。我和茹慧在一起就是觉得和她总有说不完的话,这正是我想要的。但我没想到,茹慧却会想到那么多问题,也难怪,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难免会有世俗的评价标准,身处其中,自然不得不受一定的影响。
要树立茹慧的信心,只有我自己做得更好、更到位,才能给足茹慧安全感,让她真正享受到感情的美好。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无论以后我们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不会轻易退缩,一定要竭尽自己全能,保护好茹慧,守卫好茹慧。
新婚不久
我们却不得不分开
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和茹慧走进婚姻的殿堂时,却没想到,两个人会很快面临异地分居的状态。
因为历史原因,茹慧的父亲一直工作、生活在香港。作为独女的茹慧,则和母亲两个人留在内地。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茹慧父亲的身体状况也越发不好,需要经常求医问药,有时甚至还要住院,身边亟需有人照顾。但茹慧的母亲也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显然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所以,商量决定后,只能由茹慧前往香港,负起这份责任。
很快,茹慧父亲在香港给茹慧办好了工作签证,茹慧踏上了前往香港的班机。
送走茹慧,回到我们自己的小窝,看着茹慧曾经用过的物件,想想前几天两个人还在一起嬉笑打闹,如今却只剩我形只影单,我的心里颇不是滋味。但孝顺老人,也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虽然不舍,我也只能强压思念之情,默默支持茹慧尽好做女儿的责任。
那时的通讯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要和茹慧联系,除了书信,主要就是靠长途电话。而那时的长途电话费相对我们的收入来说还是很昂贵的。当时茹慧在香港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文员,虽然也有万元月薪,但在当地也只是普通收入。所以尽管我们对彼此都十分思念,但每次打电话还是不得不考虑现实的因素,每次都尽量长话短说,每每放下电话时,我总觉得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茹慧也是同样的感觉。
两地分居,我们经历了重重考验
尽管联系不便,但分居两地并未影响我和茹慧的感情。其实那段时间我也曾面临过感情上的诱惑。也许因为我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又和妻子两地分居,所以对我心生爱慕的异性还真不少,其中还不乏主动表白的。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个未婚女孩儿,她也在体制内工作,长相清丽,性格温柔,是那种很容易让男生产生好感的类型。在工作中,我们接触的机会比较多,而因为她年龄小,我对她也比较照顾,但那种照顾纯粹只是像对小妹妹一般的感情。我没有想到,我无意中的关心却让她误会了我的意思。
尤其是当她得知茹慧长期在香港工作时,更是对我热情有加,经常嘘寒问暖关心我。当我觉察出她的意图时,便开始有意识地疏远她,没想到我的反应非但没让她知难而退,反而促使了她主动向我开口表白。
那次,我们两个一起去外地出差。工作完成后,主办方盛情邀请我们一起去附近的景点游览。在一条风景如画的湖泊边,趁着其他人忙着拍照、闲聊,她突然把我叫到了一边。我本以为她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和我说,却没想到她一开口,直截了当地就来了句:“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很喜欢你。”我被她的直白吓了一跳,正想着怎么回复,却发现她正用火辣辣的眼神看着我,那是我平时从来没有见过的,她一直都给我温柔乖巧的印象,但那一刻我却看到了她勇敢火热的一面。
说心里话,刹那间我确实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但很快我就清醒过来,我想到了茹慧。“我也一直很喜欢你。”我诚恳地对她说,是那种对邻家妹妹的喜欢。”看到她眼里浮起的失落,我继续说下去,“我喜欢你的纯真、可爱,也喜欢我们之间这份兄妹一般的情谊。让我们一直保持这份纯粹吧。”说完,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没多久,那个女孩负责的工作就换成了另一个男生来交接。虽然有时想起那个女生我的心里也隐隐地有些难受,但我很清楚自己的选择完全正确。抵挡一切诱惑,这是对茹慧最大的尊重,也是我作为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
分居两地的考验不仅是情感上的,还有其他。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洗澡的时候不慎在浴缸里滑了一下,不幸摔折了手腕,造成了骨折。还好摔得不算严重,不需要动手术,只要用夹板固定就可以了。再加上我年轻体能好,一个月左右也就恢复了。怕茹慧担心,我硬是没告诉她,一个人支撑过了那一个月。
虽然有时晚上睡觉颇不方便,也会有些脆弱伤感的情绪,想着要是茹慧能在身边照顾自己多好,但很快我又责怪自己,一个大男人,难道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要给茹慧添麻烦吗?这样一想,我就又重新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
其实,在我刻意向茹慧隐瞒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时,茹慧在香港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为了更好地适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她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工作中的各种技能,一方面还要刻苦学习粤语,每天都要学习到深更半夜,非常辛苦。但她在我面前从来没有吐露过一句。而且她生活上十分节俭,能省则省,却很舍得在我身上花钱。她帮我办了旅游签证,带着我在香港到处游玩,带我吃各种小吃,还给我买了许多名牌服饰、皮鞋。我埋怨她太浪费,她却说自己平时不在我身边觉得很亏欠我,没能尽到妻子的责任好好照顾我,这就算是她的弥补吧。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分居两地,但感情一点都不曾因为距离而被冲淡,反而比原来更加浓烈。
只要家人能在一起就比什么都好
虽然有茹慧在身边照料,但她父亲最终还是抵不过年老体弱,重病缠身,还是离开了人世。处理完父亲的后事,茹慧立刻飞回了上海。久别重逢,我们先是兴高采烈,继而又相拥而泣,心情十分复杂。
不管怎样,茹慧终究是回来了。回来后没多久,茹慧就在一家民企找到了一份行政工作。又过不久,茹慧怀孕了。因为她已经到了高龄产妇的年纪,因此茹慧怀孕期间我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同时把她照顾地妥妥贴贴的。女儿降生后,我更是主动承担起了大部分的照顾责任。
有了孩子本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我却发现茹慧的情绪非常不好。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愿意和我交流,甚至对女儿也很冷淡,完全没有一点初为人母的喜悦。茹慧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警惕,我觉得她的行为很像产后抑郁症。我知道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那时我已经成为了单位里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也非常繁忙,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伴茹慧,同时还把我母亲接到家里来收拾家务、照顾孩子,尽量不让她独处。而且我还特意关照母亲,一定要注意和茹慧的说话态度,千万不能有一点大意,不能让她受哪怕一点点委屈,要尽全力让她觉得心情愉快。
在我和母亲的用心照顾下,茹慧的情绪终于慢慢开始好转了。而我也通过有意无意地试探,知道了她心情压抑的原因。工作环境的变化,收入的大幅降低,尤其是我事业上的小有所成都让茹慧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而高龄产妇所带来的生理心理的不适,更加剧了她的焦虑。知道茹慧的心理后,我对她满是心疼。我想起了多年以前自己的承诺,一定要承担起男人的责任,给茹慧安全感,让她感受婚姻的幸福。
于是我婉拒了单位给我的升职机会,继续留在原岗位,每天尽可能多地陪伴茹慧和女儿。把重心放在她们母女身上。在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下,笑容终又回到了茹慧脸上,而女儿也一天天健康地长大。
现在,茹慧已经退休在家,她每天操持家务,为我和女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女儿也已经上了大学。我每天上班下班,虽然日子过得简简单单,却也不乏温馨。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经历过几年的异地婚姻,我觉得只要家人都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比什么都好。这就是最美满的生活状态。
手记>>>
距离间隔不了真爱
有人说,夫妻或者情侣最好不要异地,否则很容易感情变淡,直至最终分手。这话确实不乏道理。感情的滋生和加深大多是朝夕相处的产物,因为人都是感情动物,日久天长,自然而然会产生情感上的变化。
但是,除了这种本能之外,人还有责任、义务、伦理、道德等约束、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能自觉地恪守秩序,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就如青松和茹慧,他们最初是因为共事,日复一日地在一起而产生感情,但在一起后不久却因外界因素而不得不分开,并且长达五年之久。长时间的异地分居,各种考验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把持不住,感情生隙、家庭破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而青松也确实遇到了情感上的诱惑,虽然也有刹那间的心动,但正是因为有责任和义务的约束,所以青松还是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坚决地抵制住了诱惑,没有对不起茹慧,对不起自己坚守的婚姻。
所以,归根结底,所有的外部环境和因素都不是感情生变的主因,关键还是每个人怎么对待感情,怎么处理感情的问题,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那么即使外界再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意志、决心,更无法轻易改变两个人的感情。所以,找一个对的人,找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是关键所在,距离永远不会影响真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