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2022年3月,上海遭遇疫情,面对防控要求和群众生活需求间的矛盾,夏阳街道坚持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楼治汇”品牌与疫情防控工作相融互促,进一步推动社区资源整合,联通基层“红色细胞”,激活治理“神经未梢”,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居民群众生活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织成防疫“一张网”
街道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指挥,党政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管条线分工负责,下设办公室和疾控医疗组、物资保障组、新闻宣传、党建服务、维护稳定等12个工作专班进行集中办公,分工不分家。
街道形成“三持、四员、五步、六级”工作法,其中,“三持”是坚持高站位、秉持高质量、保持高士气;“四员”是网格长、点位长、楼道长、志愿者;“五步”是党建引领、宣传引导、资源整合、多措并举、动态修整;“六级”是街道联系领导—街道联络负责人-社区书记-班子成员-楼组点位长-楼道长,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推进有序。同时,选派33名科室人员作为社区联络员,驻扎社区,形成点对点支援。
拧成治理“一股绳”
街道充分发挥“楼治汇”优势,使党员作用发挥在点位上,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好志愿服务,形成党群工作合力。
一方面,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街道各社区相继以楼栋为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微信群并落实好每位党员的包干责任区,及时向居民群众推送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增强居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如南箐园社区建立了29个临时党小组,积极对接社区居委,提出各种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另一方面,吸纳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加强“楼治汇”人员配置,如青华社区建立“红心”楼道先锋、“仁心”防控消杀、“恒心”运送保卫、青华“初心”保供采购、“精心”信息排摸等15个志愿者团队,累计吸纳志愿者396名。
搓成保障“一根线”
街道党工委还制定《夏阳街道疫情防控期间保供分工表》,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物资保障渠道。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全力打通生活物资保障“最后一百米”,居委会、楼组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冲在一线,按户配送发放蔬菜大礼包、食品大礼包、保健大礼包等物资6次,累计发放近90万份左右,有效确保疫情期间各类生活必需品不断供。
而对于低保家庭、重大病人员、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楼治汇”构建“1+X+N”模式,明确做到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居组织开展“一帮一”工作。疫情期间完成群众配药需求5250份,共计3.2万人次,药品累计约21万份,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