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钱钱
最近这两天,ChatGPT在国内大热,引发诸多关注,作为一款生成型的AI语言模型,不仅能够实现交流,还能帮助完成一些工作,例如写代码、写论文、写策划,引得不少科技“巨头”蜂拥而至。不少人认为,ChatGPT将给内容行业带来深层次改变,也有人认为不少岗位将被取代。
那么,新闻媒体会被取代吗?我跟朋友们也讨论起来。
在浏览了不少ChatGPT的对话后,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例如消息等稿件或许对ChatGPT是小菜一碟,它产出的“新闻稿”专业、流畅、完整。但对于需要实地调查的新闻报道,AI难免力不从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且,在浏览了不少ChatGPT生成的“新闻稿”后我发现,由于其回答是基于信息整合、新闻语料库的内容,所以在不少表达中难免生硬,缺乏细腻动人的笔触。或许正如ChatGPT所回答的:目前,Al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支持和辅助记者的工作……但是,完全代替记者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记者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收集和整理信息,还包括对事实的审核和证实、对观点的评价和分析……
对于科技的畅想,我们总能在不少科幻作品中看到,作者们用想象力去构建一个科技改善的美好世界,也会用一些反乌托邦情节抒发技术破坏的警示。例如说,春节档《流浪地球》里的人工智能“moss”“数字生命”,科技的突破应用让人们更加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的探索与畅想。但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想象已经逐步成为现实,除了ChatGPT,包括不久前在“绘圈”引发的AI绘画讨论。
我还是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推动人类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但同时,我们也更应关注并把握好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真正让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增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