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阿杰 整理:林可依
阿杰和弟弟阿瑞从小便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地长大。也因此,从小他们便懂得生活的不易,兄弟和睦,对母亲也十分孝顺。
长大成人后,阿杰成为了一名普通工薪族,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足。但阿瑞却有更大的梦想。他从单位辞职,自己开了饭店,并且生意十分红火,实现了财富自由。即便如此,兄弟感情并未因此疏远。多年以后,母亲过世,阿瑞也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移民国外。但身在异国他乡,他并未忘记国内的哥哥,经常和阿杰联系,并慷慨地将自己原来的住房和老房动迁的安置房全部赠送给了阿杰。这份兄弟情谊让阿杰既感动又欣慰。
我和弟弟
从小没有了父亲
今年的除夕夜,凌晨十二点,我准时收到了远在加拿大的弟弟给我发来的拜年信息:阿哥,新年好。祝你和嫂子、小黎兔年大吉,万事顺利。
放下手机,我的心里一阵感慨:虽然远隔着千山万水,但每年的除夕,弟弟的微信信息都会如约而至,让我倍感欣慰。虽然父母都早已不在人世,弟弟又远在异国他乡,但是弟弟每次适时的问候,时不时地与我联络却让我感觉自己并不孤单,手足之情也从未因为地域的关系而被切割。
我和弟弟阿瑞从很小的时候便没有了父亲,是做老师的母亲一手把我们带大的。父亲是因病过世的,他去世的那年我只有10岁,阿瑞只有6岁。正是男生最调皮捣蛋的阶段。尤其是我,从小就爱玩爱闹,没个消停的时候。但是父亲一直都很宠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我的调皮对我有一点责骂。相反,他还常常给我买些男生喜欢的玩具,就是尽力想让我过得开心、快乐。
在父亲的宠爱下长大的我,从来没想过父亲有一天会突然离开我们。我至今记得最后一次在医院看到父亲时的情形,那天父亲已经虚弱地说不出成句的话了,但他还是努力抬起手,艰难地抚摸了一下我的头,断断续续地叮嘱了我一句:“以后要听妈妈的话,要带好弟弟……”直到现在想起来,我依然忍不住泪目。就在那一刻,我仿佛忽然间就长大了,知道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也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任性了。
母亲平时看起来是很柔弱的一个人,但在父亲过世后,她却显示出了她性格里坚强的一面。当时做老师的收入并不高,母亲一个人的工资要抚养我和弟弟,经济上的拮据可想而知。但即使再穷,我和弟弟走出门去,身上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只要学习上需要的,母亲也总是毫不眨眼地满足我们的要求。还记得那时候家里订了好几本报纸和刊物,其中有我和弟弟的读本,也有妈妈自己要看的杂志。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大部分的普通人家是不舍得在这方面花钱的,但在妈妈眼里,精神上的滋养也绝不能欠缺。
正是妈妈这种不知不觉中做出的表率作用,让我和弟弟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懂事、坚强。我不再调皮捣蛋,而是力所能及地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同时管好弟弟,好让妈妈不那么劳累。虽然日子艰辛,但因为我们母子的同心协力,还是过得很温馨的。
长大后
我俩有了不同的生活目标
唯一遗憾的是,妈妈虽然是老师,但我和阿瑞却都不擅长学习。高中毕业后,我就进了一家国企,后来又去学了驾驶,最后成了领导的司机。而弟弟阿瑞,高中毕业后则进了一家工厂成了一名普通工人。
后来,我认识了妻子,我们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女,和身周围许多普通家庭一样,过着简单却也不失温馨的生活。说实话,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因为我知道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也不想追求荣华富贵,平平安安、简简单单,就足够了。
但是阿瑞却和我的想法不一样,虽然他也结了婚生了孩子,但是内心却一直不甘于平凡。他总想趁着年轻能做出点事业来,他常常和我说:“阿哥,我总不能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
我本以为阿瑞也就是说说,毕竟真的要想做点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可我没想到的是,阿瑞竟然真的说到做到。就在小侄女5岁的时候,阿瑞辞去了工作,用多年的积蓄盘下了一个小店面,开始做饭店生意。
当时我其实是为他捏着一把汗的。做生意有赚也有赔,谁也说不清楚,赚了钱固然是好事,但万一赔了怎么办呢?何况,阿瑞从来没有从事过和饭店相关的行当,我担心他不熟悉情况,如果掉坑里怎么办?但阿瑞却对自己信心满满,他说自己并不是盲目开店,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功课,也讨教了很多朋友,才决定做这一行的。他让我不要为他担心,他有八成的把握。
话虽然这么说,可我终究还是不放心。毕竟,阿瑞是我的弟弟。反倒是母亲非常支持阿瑞,她告诉我既然阿瑞想做这件事就放手让他去做,如果一味阻止,或许是可以避免风险,但也许将来会成为他的终身遗憾。反之,真的让他去做了,就算生意失败,他也会心服口服,证明自己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反正阿瑞还年轻,即使失败了,再重新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总不会有问题。
我承认,母亲到底是老师,有知识有文化,她的一番分析非常中肯,也让我心服口服。于是,在我们全家的支持下,阿瑞的小饭店正式开张了。
弟弟事业有成
妈妈却因病离开了我们
开饭店确实非常辛苦。因为营业时间长,靠的又是薄利多销,阿瑞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了饭店上,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很心疼阿瑞,却又帮不上他什么忙,只能一有空便跑去他的店里,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帮他分担一点。阿瑞知道我的心思,他总是跟我说:“阿哥,你不用管我,你只要管好自己家里的事情就行了。有空多帮嫂子搭把手,小黎还小,她们两个都需要你的照顾。”可我不听,只要一有空我还是爱往他店里跑,看看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哪怕只是收个桌子,或者帮客人递双筷子拿个碗。
阿瑞的辛苦付出也终于有了回报,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每天顾客盈门。很快,原来的店面就显得小了,不够招呼客人的了。于是,阿瑞又在隔壁盘下了一个面积更大的店面,重修装修后,迁了过去。
老顾客又纷纷跟了过去。眼看着店里生意这么好,又吸引了许多新顾客,阿瑞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阿瑞事业成功,我和母亲都很为他高兴。我在为这个弟弟骄傲的同时,更是为母亲高兴。她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大我们两个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她总算苦尽甘来。阿瑞对母亲很孝顺,赚了钱之后,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母亲很大一个红包,知道母亲节俭惯了,舍不得花钱,他还会叮嘱弟媳每到换季就帮母亲买各种新衣服,母亲家里不管添置什么,也都是阿瑞出钱。他私底下跟我说:“妈妈以前吃的苦太多了,我现在要好好地补偿她。”
然而,母亲的好日子过了没几天。因为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她还是离开了我们。母亲走的时候,我和阿瑞两个大男人哭得泣不成声。阿瑞和我说:“阿哥,我真后悔,本来一直想着等以后自己没那么忙的时候要带妈妈去外面转转,旅游旅游的。可是没想到她走得这么突然。早知道这样,我就是不做生意也要带她出去……”
看着阿瑞后悔莫及的样子,我安慰他:“不要这样说,这些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说的是心里话,无论对母亲还是对我,阿瑞一直都在物资上给了我们很多,这一点让我很是感动。
我们的兄弟情
无论多远也不会被隔断
母亲走后,我和阿瑞的关系比以前更亲密了。因为我们都清楚,现在只剩我们兄弟两个是至亲骨肉了。只是我们谁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兄弟两个也要分开,天各一方。
我女儿小黎和阿瑞女儿小满从小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小黎文静内向,读书成绩一直不错。而小满从小就像个男生,外向开朗,却不喜欢学习。这一点一直让阿瑞颇为头疼。小黎初中毕业,考取了市重点高中。可按照小满的学习成绩,却连考高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阿瑞一直在想解决的办法。最后,他决定移民加拿大。
听到阿瑞的这个决定,我十分惊讶,也十分不舍。阿瑞理解我的心情,他说他也很难过,但是现状让他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仔细想想,我也理解了阿瑞的为难,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呢?虽然阿瑞家里物质丰富,但是小满如果不能好好读书,将来就是钱再多对她只会是坏事而非是好事。所以阿瑞的选择还是对的。
就这样,阿瑞放下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带着妻女一起出国了。
走之前,阿瑞把他的房子过户给了我。他说他反正不回来了,房子留着也没有用。其实我知道,他是考虑到我的经济条件不好,所以才用这种方法来帮我一把。其实他完全可以把房卖了,拿着卖房的钱离开。但是兄弟之情让他选择了把房子留给我。这让我十分感动。说实话,现实社会里能有几个人做到这一点呢?为了一点利益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的亲人都大有人在,而阿瑞却把自己辛苦创下的家业轻而易举地就送给了我。也许,在他的心里,亲情远远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吧。
阿瑞虽然出国了,但他并没有就此隔断和我的联系。平时他经常会和我打个视频电话,或者发微信消息聊聊天,尤其是逢年过节,他更是从来没有落下过一次。我知道,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他还在惦记着我这个哥哥,惦记着上海的亲人。
前年,原来父母名下的一套老宅也动迁了。我告诉了阿瑞。结果,他又爽快地对我说,这套房就由我继承,他不要了。连他自己送给我的那套房,这已经是第二套了。我觉得不好意思,阿瑞却诚恳地对我说:“阿哥,我在这里什么都不缺,住的是花园别墅,就希望你也能过上和我一样的好日子。”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手足情深,我知道,这是阿瑞舍不得我这个哥哥。
虽然父母都不在了,阿瑞也远在异国。但我从来没觉得我们的兄弟情有所缺失。我们依然相亲相爱,希望彼此生活得幸福。如果父母地下有知,他们也一定会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而感到骄傲的吧。
手记>>>
手足之情弥足珍贵
很多年前,有部感人至深的电视剧,名字叫《我的兄弟姐妹》。讲述了一家几个兄弟姐妹的手足亲情故事,看得人止不住地唏嘘、泪目。
确实,手足之情是这个世界上弥足珍贵的亲情之一。相同的血脉,相同的基因,注定了兄弟姐妹之间割不断的感情。
阿杰和阿瑞尤其重视这份亲情,是因为他们从小经历了和父亲的生离死别,在母亲的辛劳操持下,才走过了最艰辛的日子,迎来了以后的好日子。这段特殊的经历,注定了他们比别人对亲情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当阿瑞辞职开店,阿杰会情不自禁地为他担心,也会抓紧一切机会跑去店里帮忙,哪怕只是尽自己一点小小的力量;而阿瑞事业成功之后,更是惦记着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阿杰,主动把住房送给他,只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
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样的兄弟姐妹又有多少呢?别说把自己的财产拱手让人了,就是父母留下的遗产也常常会惹得大家争先恐后地争抢甚至大打出手或者闹上法庭。阿瑞能有这样的气度,实在令人敬佩。而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阿杰和阿瑞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才让他们能把物质利益放在了亲情之后。
这样的手足之情着实令人羡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