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2022年上海人大共收到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68件。2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书面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市人大共收到各报备单位报送的属于备案范围的各类规范性文件68件。其中,市政府规章13件,市政府其他规范性文件21件,浦东新区管理措施8件,浦东新区综改配套文件1件,市高院规范性文件6件,市检察院规范性文件1件,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18件。从报送备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各报备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规范履行报备义务,主动接受监督,报备质量进一步提高。经会同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总体上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本市地方性法规保持一致,符合法治要求,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今年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丰富和拓展备案审查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要求。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及各区人大按时规范报送各类规范性文件,实现“应备尽备”,全面运用依职权审查、依申请审查、专项审查和移送审查等多种方式,以备案全覆盖带动审查全覆盖。不断增强制度刚性,通过约谈、函询、提出审查意见等措施,完善纠错制度,保障法律实施。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将指导推动区人大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报备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相关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区人大决议、决定以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报备要求,适时组织备案审查理论实践培训和典型事例交流学习,提升市区两级人大备案审查工作水平,更好适应新时代备案审查工作需要。
市人大还将做好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跟踪,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逐件梳理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中明文要求制定、修改、废止的配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配套文件,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做好地方性法规配套文件“立改废”工作。
此外,市人大将推进数据库建设工作,初步建成省级数据库,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督促各系统、各单位落实系统数据维护任务。对标国家数据库建设标准,探索建立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等工作机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