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在扩大需求强化供给方面,将加快实施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的政治本色,多措并举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扩内需的质效。
金融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关键是要增加金融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触达率。众所周知,相较于高频的消费场景,金融服务属于低频场景。也就是说,除非消费者特意寻求金融服务,该服务较难自然而然地、相伴相生地出现在消费场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行业正在加强渠道建设,通过完善手机银行功能、搭建消费服务平台等方式,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消费场景中去,提升服务的触达率。例如,工行推出全新的消费服务平台“工银e生活”APP,在上海地区“工银e生活”月活28.2万户。工行上海分行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多个消费场景:在发卡消费场景方面,开展“消费达标有礼”、“爱购新卡礼”、“高端卡消费礼”等优惠促消活动;在收单商户场景方面,依托工行丰富的商户资源,以优惠活动为切入,以网格化布局生活圈,满足以用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需求、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服务需求,实现商户流量与客户流量的双向引流,构建消费顺畅、体验良好、权益促销有吸引力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生态。
此外,工行个人手机银行上海地区客户月活最高达到650万户,工行上海分行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从客户需求出发,主动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消费优惠活动场景,触达客户超千万,通过数字人民币红包、支付立减金等方式,为广大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其中就有,开展“集祝福有钱[兔],新春狂欢红包来袭”活动,活动四天内访问量就超过20万人次;联合天猫、盒马等电商平台,开展工享年货节、工享出行礼等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超12万人次,满足客户岁末年初的消费、旅游等需求。
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解决的是服务“便利性”问题,接下来,还要解决服务“可得性”问题,尤其要增加消费信贷服务的可得性,让消费者“贷得起、贷得到”。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中国银保监会日前表示,要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增加消费信贷的可得性,就要切实降低成本,即消费贷款利率。目前,消费者可通过手机银行、线下网点等多种渠道申请贷款,一般情况下,申请成功后资金能够当天、实时到账。工行正在加快分期付款的数字化布局,优化自助设备办理体验,打造更加优质的全线上汽车、家装、综合消费分期办理流程。
增强消费能力,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环节。“理好财”是居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财富管理水平,工行在手机银行中推出了“开放式财富社区”,联合多家基金公司、理财子公司,在手机银行平台上合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通过该社区,居民不仅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如看趋势、定策略、调配置、选产品等,还能够享受全旅程陪伴服务,如投前、投中、投后服务等。同时,结合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工行提供差异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如资产规划、产品配置、持仓诊断等,以期更好地助力客户增加财产性收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