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毒舌律师》讲述了一段“以毒攻毒”的法庭对抗故事。律师林凉水因为一个失误,导致被告人曾洁儿深陷冤案。面对只手遮天的权贵家族,林凉水选择坚守初心,发起捍卫法律尊严之战。他决心用庭辩和手段的“毒”,对抗权势和不公的“毒”。
影片中,林凉水和金远山两位“毒舌律师”的唇枪舌剑激扬人心,层层剥开的案情、庄谐有度的叙事风格,紧凑抓人的节奏都让这部宣扬公道与正义又港味十足的影片广受观众的好评。
《毒舌律师》
导演:吴炜伦
编剧:吴炜伦 张青云 林伟文
主演:黄子华 谢君豪 王丹妮 廖子妤 王敏德
上映日期:2023-02-24
片长:133分钟
内容简介:
一宗国际名模涉嫌虐待女儿的冤案,竟成了法律界、权贵与名媛之间的角力场。社会金字塔顶层的钟氏家族,如何用尽权力与资源去自保?以林凉水为代表的律师们又如何在重重困难下伸张正义?
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分析,作为一部以香港地区的社会、法律、生活和人物为背景的华语片,《毒舌律师》在内地放映时,难免会有一些所谓的“文化折扣”和“跨文化损耗”,但是,其人物塑造的生动、叙事节奏的准确、影像呈现的流畅、喜剧质感的丰满,特别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振臂高呼,肯定也会唤起内地观众对电影故事和人物的认同以及对电影所表达的良心不泯、公正不死的主题的强烈共鸣。
在这部影片中,黄子华所饰演的大律师林凉水,与那些衣冠楚楚、盛气凌人的律师形象不同,一方面恃才傲物,一方面玩世不恭,影片一开始的那场迟迟不出场的喜剧性夸张的法庭判决,使其人物个性先声夺人,而在毒舌般的判决言论中,却暗藏着一种嫉恶如仇、明辨是非的犀利,为其后来的转变埋下了性格伏笔。
林凉水起初也像其他律师一样,试图捧捧富豪的“臭脚”,享受享受纸醉金迷的世俗生活,却没有想到反而被“臭脚”踢翻在地,误将一位无辜女性送进了监狱。一方面是良心的折磨,一方面也是自尊心的受辱,林凉水不得不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从而为自己也为法律赢得最后的“面子”。这个人物从低起点开始渐渐被注入了个体行为的动机,与当年风靡一时的韩国电影《辩护人》塑造律师宋佑硕的叙事策略有一定相似性。这一形象,从瑕疵到高大、从废材到英雄的转变,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虽桀骜不驯却良心犹存、正气犹在的律师形象。
同时,尹鸿认为,这部作品能够成为“畅销电影”,最大的原因还是它尖锐地触及社会的共同话题:法律公正所代表的社会公正。影片中曾经的模特儿曾洁儿,在一个偶然不幸中,成为了富人圈自我保护的牺牲品,从一个“玩偶”变成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无依无靠、哭诉无门的受害女性。虽然这种故事并不新鲜,但是在当下关注全球化、资本化大发展之后,关注社会公平性、公正性的如火如荼的社会思潮中,它可以说赋予了“老话题”以新意义。
越来越多人感受到权势的扩展带来的显性和隐形的社会特权,甚至成为法律特权。人们对这种三六九等的社会特权、等级固化、表面平等之下的巨大不平等的不满,在近些年的《小丑》《寄生虫》《鱿鱼游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等影视作品中已经屡屡见到。《毒舌律师》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样触及到当下大众关注的普遍痛点。
《毒舌律师》是一部受众有限的严肃的社会问题题材电影。作为律政戏,影片中有多场法庭辩论,但是这些辩论不仅仅是案情的查询和辩护,很多时候都是对社会不平等的质疑、对法律不公正的控诉、对人心不正义的谴责。这些犀利、尖锐、冷峻的陈词,虽然未必符合法庭辩论真实场景的可能性,但却让电影高潮迭起,观众心潮澎湃。
全片最高潮的地方,就是林凉水在最终庭审时的咆哮:“以前,个个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时今日,人人都改口,说法律面前穷人死定了。我就看看,今天谁死定了”。最终,控方律师反水,陪审团大反转的“正义”结局,让胜利的快感弥漫在观众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片是一部让观众宣泄、开心的“律政”类型电影,它用一个“不公正”的事件,引导观众获得了一次“公正性”的满足。(整理自“CCTV6电影频道”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