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律师服务

遭遇网络暴力如何取证维权

本文字数:1717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粉色头发女生”郑灵华被曝因遭遇网络暴力而轻生,除了她之外,近年来还有15岁辗转寻亲的刘学州,自驾拖拉机去西藏的网红“管管”,都在网络谩骂和攻击的暴力中走向死亡。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网络暴力维权难在哪里?针对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曾经代理过被网暴受害者案的律师们。

遭遇网暴

首先需要收集证据

20余件,这是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郑晶晶律师近年来累计咨询和代理过的网络暴力相关案件数量,在她代理的所有案件中占比并不高。在这20余件网络暴力案件中,女性受害者的数量占压倒性比例,男女比为1:9。

郑晶晶告诉记者,在与受害者沟通的过程中,她能明显感受到她们内心的焦虑和愤怒。“一般我们会指导受害者把一些关键性的证据收集整理好后交给我们。但遇到深受打击或相对脆弱的受害者,他们不愿面对再次面对网络暴力,往往由家人陪同,需要我们律师帮忙取证”。

“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遭到网络暴力案”是全国首例由自诉转公诉成功的案例。作为该案的代理律师,郑晶晶律师告诉记者,这个案件最值得借鉴的是当事人在网络暴力案发后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并报警。

和以往为降低影响不愿露面的谣言受害者不同,吴女士第一时间报警,接受媒体采访,积极收集证据,在社交媒体随时发布事件动态。6天后,警方发布通报,两位嫌疑人郎某和何某因诽谤他人被行政拘留9日。

案发两个月后,吴女士找到郑晶晶律师,通过法律手段对造谣者追责。“她当时还是收集了大量的有效的证据并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做了一个行政处罚,这其实固定了很多证据。因为公安机关受理后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所以两个被告人的身份信息包括他们在网上的侵权、诽谤行为也是在行政处罚的文件里面都能体现。”

“要让背后的网暴者现身。”郑晶晶表示,网络暴力受害者维权首先要收集施暴者信息,如果无法直接获取,可以通过起诉平台要求提供施暴者信息。

维权途径

刑事民事和行政

“第二步就是向法院递交材料,把案子立了,法院才能签发调查令。”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各个法院的做法都不一样,郑晶晶表示。

“江秋莲控告网民寻衅滋事案”的代理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曾鸣律师告诉记者,网络暴力案件的维权途径主要是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种途径。刑事分为公诉和自诉,民事侵权诉讼往往要求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刑事自诉通常复杂,存在立案难等问题。

郑晶晶律师告诉记者,大多数网络暴力相关案件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的,刑事自诉很难立案,“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可以成功立案是很难把握的”。

在取证方面,除了获取网络暴力施暴者真实身份比较困难,在取证过程中界定证据是否属于网络暴力也是一个难点。代理过多起网络暴力案件的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卢建刚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暴力侵权案件,及时取证较为重要,受害者在案发后应及时对施暴者的施暴行为进行证据保全,证据保全的方式可以去公证处进行公证。

面对网暴

应当勇于维权

郑晶晶律师表示,关于网络暴力,不管是民法典还是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是有相应的规定的,但对于网络暴力这个行为来说,它不是一个法律层面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

针对此次郑灵华的遭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公开撰文表示,建议遭受网暴的受害人,尤其是未成年人,首先要使用所在平台内的防暴模式、隐私保护功能、举报功能,第一时间阻断网暴言论,并防止泄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同时联系平台,要求平台及时采取删除、屏蔽、切断链接等方式遏制网暴。除此之外,还可以拨打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21”和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等举报热线。

“我们努力去办理网络暴力案件,法律空间目前需要改进的就是,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落地刑事自诉的问题。”曾鸣记得在立案成功时的喜悦,他很开心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好的结果,“维护当事人的权利需要不断地斗争,有时多努力一点就会取得不同的结果。”(任江波  严瑾  宋佳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4遭遇网络暴力如何取证维权 2023-03-06 2 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