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怀平实之心 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本文字数:833

□本报综合报道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3月7日上午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活动中,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马怀德说,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2023届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高校就业工作面临新挑战,我们觉得任务更重了。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计,更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未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搭建了供需对接平台,社会各界也热心相助,释放了很多就业岗位。我们高校更是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新时代十年以来,我们中国政法大学培养了很多优秀毕业生,他们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处发挥所长、实现价值,其中3300多人响应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到边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019年博士毕业生欧阳果华,毕业后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工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怀揣着“祖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信念,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大学生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认为,一方面要怀有平实之心,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要从最基本的工作、最基础的环境做起,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在不同的行业、岗位、领域,就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起点上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会收获长期受用的宝贵财富。

我们学校有个牌匾,上面有“天下为公”四个字,这时刻警醒我们,要做有志之士,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负重任,在追求和奋斗过程中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和喜悦。当然也会面临苦难和压力,还会有挫折,但无论面临顺境逆境,都要守初心、担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新时代的奋斗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A05怀平实之心 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2023-03-08 2 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